(清)龚自珍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此词通过对“人家废园”中一片衰落荒凉之景和“一朵孤花”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衰世的怨愤之慨和身处衰世之中的失意心绪。
词以“漠漠春芜春不住”领起全篇。“漠漠”,密布貌;“春芜”,谓园中丛生的杂草。在对“春不住”的叹息中,表现了对春光的留恋与爱惜。但春归已成定局,花事阑珊,惜花恋春之人不免悲愁顿生。以下便据此展开对荒园景象的描写。“藤刺”二句,是进园后的第一个细节。“藤刺”,指蔷薇。这里化用宋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句意。蔷薇宛如无限依恋地以刺牵拉着行客的衣袂,阻拦着行人的去路,仿佛要倾诉春归后的孤寂,又似乎等待着对方回答些什么。正在藤刺牵人愁绪之际,飞絮又扑面而来。“偏是”二句,用倒装句式写园中飞絮。原来长满鲜花,为人间带来春色的蔷薇枝条,而今却为丛生的杂草所围,萧条冷落。有景若此,已够难堪,何况,又偏偏是那些随风飘逐,无情的蒙蒙轻絮,如此洋洋得意地狂飞乱舞,扑打人面。触目兴感,岂不更添惆怅!于是,过片荡开一笔,沉痛而激切地发问:“绣院深沉谁是主?”昔日花娇春浓、蜂飞蝶舞的绣院竟变得如此的荒芜,这绣院的主人究竟是谁?去向何方?此问耐人寻味。继而远眺,墙角处的“一朵孤花”,突然奔入眼帘,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可惜的是,这朵“孤花”,怎敌他“漠漠春芜”、满天飞絮?唐代杜秋娘《金缕衣》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是,此花虽“明如许”,却开在被杂草、飞絮所遮的“墙角”,能有多大的吸引力?更何况“花开不合阳春暮”,在众花凋零“春不住”的暮春时节,又有谁会来赏她折她?所以,“莫怨无人来折取”,不要埋怨无人赏识,你生不逢境、开不逢时,无法得到人们的青睐,享受的只能是眼前这种孤寞冷落的待遇啊。词人睹花所产生的无限悲哀之情,使词更增添了一层凄凉的情感氛围,而作者寄托其中的情怀也愈趋深沉。
在清末燕巢危幕的衰世之中,作者曾胸怀大志,欲革时弊,但不被人们所理解。“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龚自珍《夜坐》),清醒有志者被嘲笑、冷落,忌才妒能的庸俗之辈却得势肆行,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令人窒息。词中所描绘的废园景象,正是这一社会的缩影。其中乱舞的飞絮,影射庸俗士流;而“孤花”则是生不逢世、孤立无援的词人的自我化身,是其不合时宜、才能无法施展的苦闷心境的写照。该词运用了托物寄兴的表现方法,创造了一个寄托深远,极富现实意义的艺术境界,意境深邃,容量特大。在风格上,既情致缠绵,又词意激切,两者并行不悖,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上一篇:(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赏析
下一篇: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瞒语》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