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杨慎
乌夜啼·梅雨
雨来江涨波浑,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
这首小词通篇写景,笔势舒缓,疏淡闲远,是一幅优美的“江村暮雨图”。上片单刀直入,正面写雨,一气呵成。雨没完没了地下着,天上的阴霾总不见散去。恰是一年一度的黄梅雨季,村舍、树木、竹桥,一切都静穆地沐在烟雨之中。久雨不霁,江水上涨,清波转浑,漫溢的江水淹没了滩头的细沙粗砾,淹过了江乡小溪的简朴的竹桥,淹过了莎草萋萋的小径,直涌到农家的柴门前。寥寥数笔,便展示出梅雨时的独特的景致,意象鲜明。全用实字,自然而真切。笔触由远及近,沉着稳健。
下片前半仍然写视觉:“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万千江树丛中,一缕炊烟缓缓升起。“梅子黄时雨如雾”(宋寇准诗句),孤烟很快就融入茫茫雨雾之中,杳无踪影。重重树影里,零星地点缀着几户农家。到此,又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完成了。画面上一纵一横,景象开阔而简洁,布置得很精巧。“孤”、“千”、“几”三个数辞使画面上的景物在数量关系上形成鲜明对照而相映成趣;袅袅上升的孤烟和静卧不动的村庄、江树都被渺茫无际的雨雾拥着,动静相生,更有一种朦胧之美。
最后,词笔一转,变幻出听觉之美:“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正当词人在默默地品味眼前之景观时,忽然,一声悠长的笛音,穿透厚厚的雨雾,传入词人耳中,转眼间又向四方散去,消失在茫茫烟水之际,黄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报”字用得好,梅雨天气时,终日不见阳光,故不能确知时辰,能准确报时的,唯有牧童暮归的笛声。这一声长笛,掠过江、村、雨、暮,使得词中展现的种种景观在无形中连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显得自然而浑成。
全词笔调清雅,融诗情于画意之中,“乃至音神解,奇藻天发,率意口占,警绝莫及”(王廷表《升庵长短句跋》)。
上一篇:(清)朱孝臧《乌夜啼·春云深宿虚坛》原文赏析
下一篇:(金)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