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万里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新鲜活泼,灵动轻快,语言平易自然,接近口语,被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杨诚斋体”。他虽然词写得不多(只有十五首左右),但其词风一如其诗风。这首小令就是一个例证。
他在小序中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突出了“望月”二字。然后下笔就写“月”。不过他并未直写“月”究竟如何,而是卖个关子,说是“未到”他的读书之室“诚斋”,“先到”离他书斋不远处的一个花圃——因为长满奇花异卉而由他命名的“万花川谷”。秋月当空,银辉普照,为何“先到”万花川谷而“未到”诚斋呢?作者就这样巧设悬念,逗人情思。同时,如果作者不是走出诚斋、追踪清光而至万花川谷的话,又如何得知此种景象呢?词人对朗朗秋月之热爱,急不可待地追求高洁境界之激情和陶醉于“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万花丛中之襟怀,就这样一一包含其中了,极为巧妙地暗示了小序中“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之意。特别是“未到”与“已到”,将月拟人,两相对照,欲扬先抑,静中寓动,把月真是写活了,撩起读者不尽的遐想。
月既先到万花川谷,按照通常思路该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何了。他却掉转笔锋,倒写“不是诚斋无月”。这似乎在为读者解开悬念,点明诚斋同样有月。然而它却勾起读者一个更大的疑团:“不是”“无月”为何却说月“未到”呢?引得读者急着再朝下看,原来是“隔一林修竹”。试想,诚斋之月竟被一林修竹隔断,那月映竿竿翠竹、翠竹密遮书室的扑朔迷离景象该是多么动人,大有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境界。“一林”,显得满院皆竹;“修竹”,显得竿竿耸立;再着一“隔”字,就把竹叶摇曳、密密匝匝的繁茂景象写透了。正因如此,读者方省悟到前面那个“先到”的“先”字下得真是周到、真有分寸。也正因如此,读者方省悟到词人为何步出“不是”“无月”的诚斋而去登临万花川谷赏月的底蕴。
上阕运用对照手法,以诚斋之竹月朦胧点明登万花川谷望月之缘由。下阕运用反衬手法,以十三夜之如玉月色推想十五十六月色之奇绝。
作者在上阕明暗相映,曲折迂回,步步设疑,逗人遐思,为描写万花川谷之大好月色蓄势已足,因此,下阕开头两句“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就脱口而出了。可以想象,词人置身万花丛中,观赏碧空月明,沉醉于这冰清玉洁的月色里,胸襟是何等开阔、高洁!“十三夜”,是实指,同时照应了小序;“如玉”,是比喻,道出月色之白净纯美赋予人们的通感;一个“才”字,一个“已”字,紧相勾连,写尽词人惊叹赞赏之心情。妙更在词人“望月”,全从“色”字着眼,撇开其形,单取其神,正体现出词人对于一尘不染、通体光明的美好世界的向往。至于“如今”二字,不仅托出眼下并非月圆之际、已自月色如玉的惊异心境,而且早为下文之更进一竿铺垫一笔。作者就这样凝练、生动而又精警地写出登万花川谷望月的感受和心境。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如果说前两句已将读者带入一个纯美如玉、晶莹剔透的境界,词人在此竟用“未是”二字将其压倒,推出一个更奇更美的天地,真是波澜又起,层层逼进,越翻越奇,越奇越美。不是嘛,十三夜月色虽好,毕竟不是秋光之极致;待到十五十六花好月圆之时再来赏月,那才是真正的高潮。词人从写实出发,却在字里行间表露了对现实生活永不满足的寓意,洋溢着不断追求更高理想境界的激情,从而使这首描写月色的赏月小令意趣横生,平添丰富的内涵,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全词构思新颖别致,起伏跌宕,笔调轻灵活泼,平易如话。其中三用数字,三写地名,三次写“月”,三次写“是”,还有二“未”、二“到”等,可谓不避其俗,不怕其复,而能得天然之趣,极清新之致,正体现出“诚斋体”荡溢于词境之艺术特点。
上一篇:(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宋)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