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秦观
千秋岁·水边沙外
水边沙外,城郊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摇曳着一种动荡不安的情绪。其时,哲宗亲政,重用新党,反对变法的人物又纷纷被逐出朝廷。秦观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被贬为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监。了解写作背景无疑有助于欣赏这首词,不了解写作背景,也无损于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它表现了人类一种普遍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在时空对比中得到艺术表现的。
上阕先写眼前之景。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世间万物与人的心理是一种异质同构关系,不同的形引起人心理上不同的情绪张力。因此,景物具有表情作用。这首词描写的景物意象是水、沙、花影、莺声,用以表现这些意象运动变化的词是边、外、退、乱、碎。景物本身很细碎,而又在快速地变动中,与人心中的烦躁、零乱、不安相对应。人事也如花影莺声,动荡飘零,连酒盏也顾不上或没情绪亲近了,衣带渐宽,离别之情折磨得人也瘦了。思念的人不见踪影,只能和迟暮的碧云相对。了解背景的人知道,“人”指苏轼兄弟、黄庭坚等政治伙伴。不了解的人以为他思念的是其他人亦无不可。
下阕追忆昔日的盛会。想当初在汴京的金明池,朋友们像鹓、鹭两种水鸟一样,乘着车如飞奔驰,好不畅快!遥想当日携手同游的地方,现在还有谁在呢?在皇帝的身边(日边)受重用的美景像一场清梦一样破灭了,如今只见昔日镜中的红颜改变了颜色。最后,词人发出凄厉的呼喊:春天为什么这样无情地离去了!百花凋零,落红万点,愁深如海啊!
上阕写此时此地之景,上阕先写彼时彼地之景,然后再进入彼地此时的想象,最后又回到此时此地的现实中。整首词就在这种多层次的时空对比之中传达出深沉的今昔之感。再加上写景的细碎、零乱,更使人感到一种骚动不安、焦虑烦躁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人对变动不居的自然和社会不能适应、对自身的命运不能把握时产生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绪。因而,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都可能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当然,他们会在欣赏的同时加进不同的历史内容。这,就是该词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秘密所在。
上一篇:(宋)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原文、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五代)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