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花非花·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的基本特点是平易通俗,质朴明直。他所作的一些令词如《竹枝词》、《杨柳枝》、《忆江南》、《浪淘沙》等也都是明朗、晓畅之作,惟有这首《花非花》尽管语言也很自然明白,但展现的意境却迷离恍惚,难以捉摸。于是就干脆称之为“朦胧诗”。这就需要找些其他材料来帮助我们理解这首小令的词意。北宋的张先在其所作的爱情词《御街行》(一作欧阳修撰)里,几乎袭用了这首词的全部语句,南宋毛幵在《玉楼春》词中则借用了白居易词中的歇拍两句,而毛竹的词也是写男女恋情的。这就使我们把它与爱情词联系起来。明代杨慎的一段话也值得参考,他说:“白乐天之词……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雾非雾,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词品》卷之一“白乐天花非花辞”条)这段话有两点需特别注意:一是“因情生文”。就是说,该词是出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才写出来的;二是“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宋玉的《高唐赋》和曹植的《洛神赋》写的都是爱情故事,杨慎把《花非花》与它们作比较,显然就是认定《花非花》为爱情词。再以白词结句看,也能引出这个结论。“朝云”这个词语出自《高唐赋》。赋中写楚先王游高唐而与巫山神女梦会交欢,巫山神女在与楚王告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依据这些情况,再透视词作的本身涵义,我们可以认为,《花非花》是首爱情词,具体些说,是作者回忆某一次“幽会”的爱情词。
起首两句,描述乍见女子前来赴约时的印象和联想:啊,她的姿容美丽极了,虽然不是婀娜丰韵的花朵,却确实称得上是“人中之花”;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味如此馥郁,真可谓香雾弥漫了。以下两句较为平直,交代了她来去的时间。这从侧面暗示我们:这是一次非正式婚娶的“幽会”。这种生活方式在今天当然不足取,但在唐代,士子文人寻花问柳的夜游行为是司空见惯的。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在其所作的自传体诗《会真诗三十韵》中有“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一联,也写了夜深人静时的幽会。白居易平生爱好声色,心迷骨醉,曾自言“忆昔嬉游伴,多陪欢宴场。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江南喜延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平康,即平康里,是长安城中歌女娼妓聚居之所。因此杨慎说这首词乃是白居易的“因情生文”,未必是妄言。结尾两句是词人在幽会结束后不胜依恋的感叹:唉,她的到来,就像_春宵的梦,是多么的匆匆;她这一去,就像早晨的云被风吹散,又能到哪儿去寻找啊!就这样,全词在无限眷恋、惋惜和惆怅情绪氛围中轻轻收束。
这首小令描绘幽会,不取直陈实录的手法,不作欢会景物的描绘,而是采用渲染、象征的虚写手法,用凝练整齐的句式,优美和谐的音韵,侧重于表现复杂的情绪感受和心里体验,因而就显得婉约隽永,格高韵清。南唐后主李煜的《菩萨蛮》同样写幽会:“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笔触不可谓不细腻,但免不了有浅薄、庸俗之讥。相比之下,白居易《花非花》词的品格就要高出许多,怪不得杨慎要对这首《花非花》倍加称赞,后人要取这首词的句法为词牌、以首句“花非花”为调名了。
上一篇:(宋)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原文鉴赏
下一篇:(宋)叶清臣《贺圣朝·满斟绿醑留君住》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