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简介|鉴赏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见《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太学生李甲与妓女杜十娘情投意合,不料鸨母见李甲囊箧已空, 口出怨言。十娘爱李甲忠厚志诚,有心从良,与鸨母议定三百金赎身。李甲告贷无门,十娘以一百五十金相助,又靠朋友柳遇春帮忙,两人携带着“百宝箱”回家。在瓜州渡口,十娘乘兴赏月歌曲,惊动邻船盐商孙富。他慕十娘美色,邀李甲共饮叙话。李甲正为带十娘回家担心遭到父亲斥责,在孙富的哄骗下,将十娘以千金转卖给他。杜十娘深感人格被辱,第二天,在船头当众打开“百宝箱”,将“不下万金”的紫玉金银古玩一一抛入江中,又抱匣投江。
杜十娘的故事,发生于万历年间。宋懋澄据之写成《负情侬传》 (《九籥集》卷五),文末评云: “噫,若女郎亦何愧子政所称烈女哉!虽深闺之秀,其贞奚以加焉。”用“烈女”的“贞”来赞扬杜十娘,显然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看法。经过冯梦龙的再创造(例如,小说开头增加了“纳票入监”的描写,中间创造了柳遇春的艺术形像),使这篇小说的主题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作者借杜十娘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的时代问题和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作品通过精心塑造的艺术典型告诉人们: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决定因素,乃是当时整个社会制度以及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虚伪的封建道德。尾诗云: “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将杜十娘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精神,归结于她对以“情”为核心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滋长而逐渐形成的一股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的启蒙思想潮流对人的影响,显现出作品主题的进步意义。
作者在塑造杜十娘、李甲的形像时,采用层层剥笋的艺术表现手法,依靠情节的自然发展,逐步展现他们的思想性格。例如,对杜十娘来说,和鸨母的斗争,体现其“智”;赠金李甲说明其“情”;几番试探,周密设计,表明其“诚”;当将她如商品般转卖的事件猝然而来时,足见其“精”;最后,毅然投江,显露其“勇”。小说在这步步分明的层次铺垫中,完成了对杜十娘光辉形象的塑造。
“百宝箱”,在揭示杜十娘思想性格的发展过程中,是个重要关目。作者借它的“送”,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情节增加了浓重的艺术魅力;写它的“投”,又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把情节的发展推向高潮,将杜十娘性格之美的升华展示到了极点,催人泪下,韵味无穷。
苏轼《答谢民师书》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全篇寓奇于平,托醇于淡,在平铺直叙中叠见波澜,朴实无华中味醇气香,洋溢着自然的、不加雕琢的艺术美,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之一。
上一篇:《杜丽娘慕色还魂》简介|鉴赏
下一篇:《柳非烟》简介|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