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庞斗志演义》简介|鉴赏
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又名《前七国孙庞演义》,共二十回,作者吴门啸客,刊印于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清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书商把它与《后七国乐田演义》合刻在一起,题名《前后七国志》,这就是啸花轩刊本。后世又不断翻刻。一九八五年,山东大学出版社付印了《前七国孙庞演义》。
《孙庞演义》这部作品,很可能保存了已佚的宋元讲史话本《七国春秋评话》 (前集)一些内容。今存讲史话本《七国春秋评话》 (后集),始于孙膑斩庞涓,由此不难推测, “前集”必定包含“孙庞斗智”的故事。
历史上确有孙膑战败庞涓的事实。孙膑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差不多与商鞅、孟轲同时期人。曾率领齐军与强大的魏国交战,以逐日减灶的计策引诱敌人追到马陵险要地区,万弩齐发,全歼十万魏军,擒杀魏太子申,主将庞涓迫而自缢,从此魏的国势一蹶不振。作者以史实为点缀,从中杂以神怪,敷演成历史章回小说《孙庞演义》。
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写孙膑、庞涓同往云梦山向鬼谷子学艺,在途中相遇,到了朱仙镇结为兄弟。庞涓先学成下山,仕魏被拜为大元帅,封武音君,又招为驸马。但他深知孙膑精通韬略,大大胜过自己,于是多次诳孙膑下山, “苦赚孙膑入魏”,设计刖了孙膑双足。庞涓害了孙膑, 自以为天下无敌, 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率兵东侵西掠。孙膑自被刖足后,为防庞涓再度迫害,佯疯流落街头, 沦为乞丐。后来得到齐国大夫卜商暗中相助,脱离虎口,潜奔齐国。齐王如获至宝,拜他为军师。孙膑便多次带兵同庞涓作战,在一次大战中,他利用庞涓的主观臆断和刚愎自用的弱点,巧施减灶佯败之计诱敌深入到马陵道上,伏兵万弩齐发,全歼魏国兵将,活捉庞涓,报了刖足之仇。
虽史有孙、庞斗智其人其事,作者并不拘泥于史实, 以鲜明的爱憎态度,把孙膑塑造成一个胸襟坦然、待友挚诚、精通韬略、足智多谋的英雄形象,而将庞涓描绘成一个心地狭窄、虚情假意、学艺不精、嫉贤妒能的权奸。最后遭刖足之苦的孙膑,挂上七国帅印;嫉妒害人的庞涓,终于自食其果,落了个七国分尸的下场。这说明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愿。
这部作品的缺陷,也不能忽视。其一,作为历史小说,虽不能强求完全符合史实,也不能远离那个时代。如卜商为孔丘弟子,子夏是春秋末年人,比孙、庞早一百多年;白起系战国后期人,比孙、庞晚半个世纪,如今硬把这些人物交织在一起,有悖历史了。其二,孙膑斗败庞涓,完全是靠他的聪明才智,而小说把孙膑写成不仅有鬼谷授的三卷“天书”,还会内看阴阳、指寻六甲,能演八门遁法、缩地之术,成了一个未卜先知、呼风唤雨的术士。其三,宣扬天命论,说孙膑受刖足之苦,是“天定之数,决躲不过”;而庞涓被七国肢解,出于“天理昭然,一报复还一报”。这些荒诞不经的描述,使作品的价值受到影响。
这是一部讲史小说,保留了当时市廛说书的特点, 风格朴实,语言简洁,个别人物还写得生动。缺点是有时具有堆垛史料的现象;描写粗糙,手法单调;结构不够严谨,情节上时有疏漏之处。
上一篇:《孔氏志怪》简介|鉴赏
下一篇:《官场离婚案》简介|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