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山堂话本》简介|鉴赏
宋元明小说家话本丛刊。收辑宋元明话本二十九篇。此书所本的明代嘉靖年间洪楩所编刊的《六十家小说》,原分《雨窗》、《长灯》、 《随航》、《欹枕》、《解闲》、 《醒梦》六集,每集十篇,分上下两卷。此本久已失佚。一九二九年北京古今小品书籍刊行会影印出版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十五篇,由于当时不知此书原名,遂据版心“清平山堂”字样名之为《清平山堂话本》。一九三四年马廉发现天一阁所藏《雨窗》、 《欹枕》二集中的十二篇。另外阿英又发现两种残篇——《翡翠轩》和《梅杏争春》。通行本有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影印本,以及一九五七年出版的谭正璧的校注本。
《清平山堂话本》基本保存了宋元明话本的原始面目,对于认识早期话本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以及中国小说的发展和演变,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这些小说真实、生动地展示了宋元时代市民阶层的精神风貌和市井社会的世态人情,与六朝志怪小说或唐人传奇相比,显示出小说创作中一种新的趋势。如在《错认尸》中,主要人物有商人、雇工、歌妓、靴皮匠、泼皮等,打破了以往小说中以文士为中心的格局。即使对文士的刻划,不再带有优雅的情调,而含有浓重的世俗意味。如西汉大儒董仲舒,在《董永遇仙记》里被描写成一个孝心笃实然而滑稽可笑的人物。话本作者对市井生活的熟悉程度及话本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小说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变更。如《刎颈鸳鸯会》、《曹伯明错勘赃》等篇,以同情的态度叙述商人的家庭生活,对于向来受到“轻商”观念制约的中国文学传统而言,在题材上有拓新的意义。
《快嘴李翠莲记》不仅仅在思想内容上有反抗封建纲常伦理的进步性。女主人公性格泼辣,尖嘴利舌,出嫁后一再顶撞公婆、丈夫,终于为男家不容,出家当了尼姑。小说作者以赞赏的态度塑造了这样一种不受束缚的个性形像,亦意味着审美观念的变革。
带有商品性的话本小说,娱乐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日常的生活细节,曲折离奇的情节,多半旨在引起听众的兴趣。小说中不乏宣扬封建伦理之处,或夹杂着佛道迷信意识,但娱乐的成分显而易见。如《洛阳三怪记》中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潘松钓鱼,钓上来的是引诱他堕入魔窟的老婆子,这会使听众在意外的惊愕中获得快感。
《清平山堂话本》的特殊价值,还在于反映了“说话”这一技艺的某些表现形式。每篇开头都有“入话”,故事末尾都有下场诗。如《简帖和尚》、《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篇在最后有“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语; 《刎颈鸳鸯会》中有“奉劳歌伴,再和前声”之语,即记录了说话艺人的习语,又为了解话本的艺术形式保存了可贵的资料。
讲唱文学的艺术特征与听众的欣赏心理有密切关系。每篇小说都有大量诗词,经常插入于情节的叙述中间,不仅使说话人能藉此表现其演唱才能,而且起到配合叙述内容、增强故事气氛的作用。另外,说话人在叙述故事时,常在紧要关节处提醒听众,如《戒指儿记》讲到张远同尼姑一起进入“密室”,说话人插言: “二人进一小轩内,竹榻前,说甚么话,计较甚么事出来?”这种提问是在为听众设置“悬念”,对故事结局的暗示必定会增加听众的兴趣。这些属于讲唱话本的特殊艺术手法,在明代“拟话本”——“三言”、 “二拍”中大为减少了。
《清平山堂话本》的艺术形式,对于中国文学发展最有意义的是白话在文学中崭露头角。尽管还存在种种缺点,如语言朴质,刻划人物的表现力不强等,但给后来的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话本对明清通俗文学的创作甚有影响。如名著《金瓶梅词话》的某些情节即借鉴于《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小说——《刎颈鸳鸯会》、 《戒指儿记》、《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杨温拦路虎传》等篇。
上一篇:《淞隐漫录》简介|鉴赏
下一篇:《清风闸》简介|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