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缘传》简介|鉴赏
明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百回。成于明末。有人说刊于清初,为蒲松龄所作。现存同德堂刊本,题“西周生辑著,然藜子校定”。另有乾隆三十三年刊本。同治庚午覆刻本, 内封署“重订明朝姻缘全传”。还有怀德堂本、上海书局排印本、上海受古书店石印本、上海亚东图书馆排印本等。解放后,齐鲁书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在一九八○年十二月、一九八一年十一月,排印出版此书。
《醒世姻缘传》同《金瓶梅》诸书一样,也是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中心的作品。主要叙述一个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所写历史背景,上起明英宗正统年间,下断明宪宗成化以后一段时期。从姻缘关系来看,全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头二十二回为前世姻缘,第二十三回起称今世姻缘。
前世姻缘的故事发生在山东武城县。官僚地主子弟晁源,靠着他父亲当了州县官的权势,大发淫威,嫌弃前妻,娶娼妓珍哥为妾,继而纵妾虐妻,并诬陷嫡妻计氏私通和尚,致令计氏自缢身死。有一天狩猎雍山,晁源射死一只仙狐,剥皮弃骨。这便是冤孽相报的前因。
今世姻缘的故事转到山东绣江县明水镇。晁源因奸被杀,托生到当地的地主狄宗羽家为子,取名狄希陈。仙狐托生薛家,名叫薛素姐,嫁与狄希陈为妻。计氏托生的童寄姐,作了狄希陈之妾。珍哥托生为珍珠,成为童寄姐的婢女。这一家人的家庭关系,由于前世的仇恨组合在一起。恶妻悍妾,使狄希陈备受其苦,不堪忍受。特别是仙狐托生的薛素姐更悍妒,她对狄希陈监禁棒打,针刺火烧,进而以箭相射,借报冤仇。狄希陈对婢女珍珠虽百般爱惜,终为童寄姐暴虐致死,报了前世诬陷的宿仇。后来狄希陈同其父一样,也用舞弊的手段考上秀才, 远到四川做官,仍然躲避不过妻妾的折磨。从四川致仕回家,狄希陈得到高僧点醒因果,顿悟前生,便“虔诚持诵《金刚宝经》一万卷”,才“福至祸消,冤除恨解”,故事收结。
在封建制度下,夫妻之间反目,甚至势同仇家敌国,是极为普遍的。造成这一恶果,莫不是由于包办婚姻和一夫多妻制。可是作者从维护“夫者妇之天”的封建纲常出发,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这种对立的生活状态,甚至把“恶姻缘”看作是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必然结果,使作品带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如婢女珍珠被主母寄姐逼死, 说成是“童姐姐报冤前世,小珍珠偿命今生”,掩盖了劳动人民死于非命的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
《醒世姻缘传》不仅极力宣扬冤仇相报, 还倡导“劝人为善,禁人为恶”。书中的“善”与“恶”的观念,带有明显的封建道德和宗教色彩。作者把晁夫人塑造成“善”的化身,赞美她日常积善行德。例如有一次因水灾而造成大饥荒时,灾民食人为生,而晁夫人却有成千上万石的粮食可以出粜,借此还博得“善人”、 “女菩萨”的美名,受到皇上嘉奖,最后寿过百岁,死后登仙。作者以“天报不爽”来劝人行善禁恶,却抹煞了这位女菩萨的“义捐”及“赈济”的粮款,完全是榨取于贫苦的农民。这种所谓的“懿行淑举”,有很大的虚伪性,也有一定的欺骗性。
这部小说也不无认识价值,
它通过“报应”和“劝善”的叙写,对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明代社会生活进行了广泛的描绘与揭露。
晁思孝原是穷秀才,进京赴考未中,便行贿权阉,就以贡生资格“气也不呵一口, 轻轻得了”直隶华亭县知县的肥缺,一意贪赃受贿, “不十日内,家人有了数十名, 银子有了数千两”。为了升转,捞取更多的钱财,花了两千两银子,投靠在司礼监王公的门下,从知县转升通州知州。晁思孝到任后,大肆搜刮, “三载赃私十万多”。他的儿子晁源“恨不得晁老儿活一万岁,做九千九百九十年的官,把那山东的泰山都变成挣的银子,移到他住的房内方好”。只因大小官吏的贪得无厌,便不可能公正断狱,为民昭雪。如晁源的正室计氏,因被晁妾诬陷与人通奸,饮恨自缢,岳家告到官府,官府判珍哥死罪。晁源在县衙上下运动,县官索赂七百两银子,于是允许他们在狱中盖起福堂,快乐自由,甚至珍哥生日那天,对他们大摆宴席也不过问。那个刑房书手张瑞风目无法纪,竟在狱中和珍哥奸宿。这些情节的具体描写,暴露了官场的黑暗,司法的腐败,官吏的贪婪。
书中主要人物狄希陈,应试县考,由薛如卞和相于廷代写文章,骗过主考,中了童生。到省城学考,狄希陈考前宿妓嫖娼,临考仍由相于廷代笔,做了两篇悄悄塞给他,他誊录后“早早的递了卷子”,急忙去勾栏会相与,发榜时得了第二;复试时,恰又撞着试题,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不改誊在卷上,宗师也未察觉,中了一名秀才。到了岁考,狄希陈的丈人料定再也混不过关,前事败露反而不美,干脆给他纳监买官。象这样一个胸无点墨的人,竟能列入饱学之士的行列,这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强有力的揭露和讽刺。
此外,还写了“争绝产”而引起宗族之间斗殴,儿媳企图阉割公公以免再“生儿子夺了他家私”,以及衙役地痞的敲诈勒索、奸商市侩的掺假谋利等等,对认识封建社会存在的种种罪恶,不无裨益的。
本书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上自朝廷官府,下及市井细民, 从权阉显宦、赃官刁吏、豪富望族、劣绅恶少,到腐儒穷生、赌徒讼棍、无赖闲汉、懦夫泼妇等形形式式的人物群象,无不收入笔下。如晁思孝,他靠梁生、 胡旦的引荐,花钱谋得通州知州的肥缺,当王振因边事失势,罪及两人,他不念前恩,不思报效,反乘机要挟,出首告发,逼得他们只好削发为僧。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述,严厉谴责了晁思孝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竟然恩将仇报的卑劣品质。在他任职期间,听到蒙古的也先部队犯边的消息,首先想到的是活命: “若是这个光景,还顾做什么官?速急递了告致仕文书。若不肯放行,也只有拚了有罪,弃官逃回罢了。”正因为朱明王朝有许许多多象晁思孝这样借仕宦以饱私囊的禄蠹,在民族存亡关键时刻贪生畏死,致使也先部队逼近京城, “土木堡”一战英宗被俘。所以晁思孝这一形象,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其他如晁源、狄宾梁、薛教授、汪为露、童奶奶这样一些人,在生活中能找到这些人的原型,写得有血有肉,也很成功。书中塑造的妇女形象, 如薛素姐、童寄姐等,她们反常的变态心理,有的地方夸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不合情理,但她们的悍妒多少也有些现实主义因素。 另外,本书的语言,不论是叙说故事,还是人物对话,都运用大量的山东方言土语, 乡土气息浓厚,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和人物的个性化,也为研究地方语言提供了十分可贵的资料。但书中杂有不少市井的恶浊轻薄的语言,人物的对话有时不够简炼。
上一篇:《醒世奇书(空空幻)》简介|鉴赏
下一篇:《醒梦骈言》简介|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