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简介|介绍|概况
组诗名。五言八十二首,四言今存十三首。三国魏阮籍作。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卷二三李善注引)梁钟嵘《诗品》上说:“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小雅》,无雕虫之功。而《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唐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卷二十三《咏怀》诗注)明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说:“阮公《咏怀》,远近之间,遇境即际,兴穷即止,坐不着论,宗佳耳。”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说:“步兵《咏怀》自是旷代绝作,远绍《国风》,近出入于《十九首》,而以高朗之怀,脱颖之气,取神似于离合之间,大要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而当其有所不极,则弘忍之力,内视荆、聂矣。且其托体之妙,或以自安,或以自悼,或标物外之旨,或寄疾邪之思;意固径庭,而言皆一致,信其但然而又不徒然,疑其必然而彼固不然。不但当时雄测之渠长,无可施其怨忌,且使千秋以还了无觅脚根处。”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说:“阮公《咏怀》,神至之笔。观其抒写,直取自然,初非琢炼之劳,吐以匠心之感,与《十九首》若离若合,时一冥符。但错出繁称,辞多悠谬;审其大旨,始睹厥真。悲在衷心,乃成楚调,而子昂、太白目为古诗,共相仿效,是犹强取龙门愤激之书,命为国史也。且子昂、太白所处之时,宁有阮公之情,而能效其所作也哉!公诗自学《离骚》,而后人以为类《十九首》耳。”沈德潜《古诗源》卷六说:“阮公《咏怀》,反复零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此其为阮公之诗也。必求时事以实之,则凿矣。”今按,《咏怀诗》中的作品非作者一时之作。它们曲折地反映了阮籍一生复杂的思想情感。或揭露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对社会前途的深沉忧虑和悲伤;或痛恨曹魏统治集团的腐败,斥责司马氏的残忍,讽刺礼法之士的虚伪;或抒写个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在恐怖环境中忧生惧祸的心情;或表现自己意志消沉,求仙避世的消极情绪。由于当时政治环境黑暗恐怖,作者不敢直接明白地表露心迹,所以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或以历史、神话暗示,或以自然景物象征,使作品具有一种隐约曲折的艺术风格。《咏怀诗》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五言诗的表现艺术,使五言诗完全脱离了模仿乐府的阶段,而且对后世抒情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左思的《咏史》,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都明显受其启发。
上一篇:《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下一篇:《哀王孙》简析|导读|概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