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简介|介绍|概况
组诗“三吏”篇名。唐杜甫作。宋王回《王深甫集》:“驱民之丁壮,尽置死地,而又急其老弱,虽秦为闾左之戍,不堪也。呜呼,其时政急矣哉!”清仇兆鳌《杜诗详注》:“首叙征役驱迫之苦。二段,备述老妇诉吏之词,公盖宿于其家也。‘三男’以下,言行者之惨。‘室中’以下,言居者之苦。《新安吏》,驱民守东都;《石壕吏》,驱民守河阳也。末结老翁潜归之状。妇随吏诉官,故其媳泣声。吏驱妇夜去,故其夫晓回。前途别,乃公与之别,非妇与翁别也。……(明)王嗣奭曰:‘夜捉夜去,何其急也。此妇仓卒之际,既脱其夫,仍免其身,具此智谋胆略,真可谓女中丈夫。而公诗详述之,已洞知其意中曲折矣。’按: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哉。”清浦起龙《读杜心解》:“《石壕吏》,老妇之应役也。丁男俱尽,役及老妇,哀哉!首尾各四句叙事,中二段叙言。‘老翁’首尾一见,中间在‘老妇’口中,偏以个个诉出,显其独匿老翁,是此诗作意处。起有猛虎攫人之势。前云‘逾墙走’,后云‘与翁别’,明系此翁为此妇所匿。盖翁不匿,则老亦不免。妇出应,则身犹可脱也。偏云‘力衰’‘备炊’,偏不告哀祈免,其胆智俱不可及。此意《杜臆》语意不详。至所事之惨苦,更不待言。 ‘河阳役’与《新安吏》之‘守王城’,同一役也。河阳在东都东甚迩。仇氏分作两处,误矣。 《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词。”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时官军围攻叛贼新败,退保东都,扩充兵源,作者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途中亲见民生疾苦,乃作本篇。诗以时间先后为序,从日暮投村起到天明告别终,逼真地描绘了差吏捉人服役的一幕,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要艺术特点是:一、寓主观于客观,寄抒情于叙事,通过客观事实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二、结构上以时间顺序展开描写,由日暮投宿到差吏捉人,由老妇致词到夜久语绝,最后到天明登途独与翁别,层层深入,脉络清楚;三、笔墨洗炼,善于剪裁。采用纯以听觉来记人事的写法,省去逸枝蔓节,笔墨经济,主题突出,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余地,明陆时雍评论说:“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会,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七引)。
上一篇:《登幽州台歌》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下一篇:《石鼎联句诗序》简析|导读|概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