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简介|介绍|概况
书名。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简称《国策》。此书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不同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刘向《战国策·叙录》说:“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宋曾巩《战国策·序》说:“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悟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今人罗根泽《古史辨·战国策作于蒯通考》说:“考《史记·田儋列传》:‘蒯通,善为长短说,论战国权变为八十一首。’《汉志·纵横家》虽有《蒯子》,然仅五篇,固非《史记》所云,疑为通说韩信等之言。《汉志·纵横家》所列,多作者说时君时人之书。所谓‘八十一首’者,史明言‘论战国权变’,则必为论述战国权变之书,与《战国策》性质全同,又言‘通善为长短说,《战国策》亦曰《短长》,曰《长书》,或曰《脩书》。脩通修,义亦训长。然则《战国策》盖即蒯通所论述者也……难者曰:今《战国策》三十三篇,与《史记》所言‘八十一首’不合,安能谓即蒯通所论述?不知此出刘向重订,篇数固非蒯通之旧,其分三十三篇,亦无义据,东西周、中山各为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赵、魏各四篇;韩、燕各三篇;宋、卫合为一篇。各多析数篇,亦无不可。刘向校书之时,已有数种本,或多或少,参差错乱,向据多者,补少者,除其重复,于是定著为三十三篇,正名为《战国策》。故此书盖作始于蒯通,重订于刘向。”此说为今多数研究者所不从。今多数学者认为,《战国策》不是作于一时,成于一手,它最初的集录者是战国末乃至秦汉间的游说之士,最后的编订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后来,此书在流传中有所散佚,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经北宋曾巩访求补足的。今本《战国策》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共三十三篇。一九七三年底至一九七四年初,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有《战国策》书二十八章,一万一千多字。有的与今本《战国策》文句出入很大,有的则基本相同。此书是研究战国历史(周定王十七年至秦始皇三十一年)的重要文献,记述了战国时诸侯各国的斗争,以及游说之士的言论和活动。此书又是一部杰出的散文著作。它打破了编年的限制,以人物的游说活动为记叙的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它形象地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斗争形势,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战乱频仍的民间疾苦,好似一幅幅恢弘壮丽的时代画卷;所写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各具风姿。语言敷张扬厉、明畅通达,具有辩丽恣肆、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善用比喻、寓言,夸饰生动。应注意的是,有些地方未必尽合史实。此书对后世影响颇钜,明李梦阳说:“《战国策》畔经离道之书也,然而天下传焉,后世述焉’,其原因在于“录往者迹其事,考世者证其变,工文者模其辞,好谋者袭其智。袭智者谲,模辞者巧,证变者会,迹事者该。”(《空洞先生集·刻〈战国策〉序》)对此书的注释,著名的有后汉高诱注,宋代姚宏的《续注》,元吴师道的《补正》,清黄丕烈的《札记》,近人金正炜的《补释》,今人刘忆萱的《选讲》、缪文远的《考辨》和郭人民的《校注系年》。
上一篇:《愚公移山》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下一篇:《拜月亭》简析|导读|概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