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亭》简介|介绍|概况
又名《幽闺记》。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南戏剧本。元施惠著。明何良俊《曲论》认为此剧“高出于《琵琶记》远甚。盖其才藻虽不及高,然终是当行。”明王世贞《曲藻》说:何良俊认为《拜月亭》“胜《琵琶》,则大谬也。中间虽有一二佳曲,然无词家大学问,一短也;既无风情,又无裨风教,二短也;歌演终场,不能使人堕泪,三短也。”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神品”,说:“元人词手,制为南词,天然本色之句,往往见宝,遂开临川玉茗之派。”明王骥德《曲律》说:“《拜月》稍见俊语,原非大家,可列能品,不得言神。”又说:“《拜月》语似草草,然时露机趣;以望《琵琶》,尚隔两尘;元朗以为胜之,亦非公论。”又说:“不关风化,纵好徒然,此《琵琶》持大头脑处,《拜月》只是宣淫,端士所不与也。”明李贽《焚书》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明臧晋叔《元曲选序》说:“何元朗评施君美《幽闺》远出《琵琶》上,而王元美目为好奇之过。夫《幽闺》大半已杂赝本,不知元朗能辨此否?元美,千秋士也,予尝于酒次论及《琵琶》[梁州序]、[念奴娇序]二曲不类永嘉口吻,当是后人窜入,元美尚津津称许不置,又恶知所谓《幽闺》者哉!”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何元朗谓《拜月亭》胜《琵琶记》,而王弇州力争,以为不然。此是王识见未到处。《琵琶》无论袭旧太多,与《西厢》同病,且其曲无一句可入弦索者;《拜月》则字字稳帖,与弹掐胶粘,盖南词全本可上弦索者惟此耳。”明徐复祚《曲论》说:“《拜月亭》宫调极明,平仄极叶,自始至终,无一板一折非当行本色语,此非深于是道者不能解也。弇州乃以‘无大学问’为一短,不知声律家正不取于弘词博学也。又以‘无风情、无裨风教’为二短,不知《拜月》风情本自不乏,而风教当就道学先生讲求,不当责之骚人墨士也。用脩之锦心锈肠,果不如白沙鸢飞鱼跃乎?又以‘歌演终场不能使人堕泪’为三短,不知酒以合欢,歌演以佐酒,必堕泪以为佳,将《薤歌》《蒿里》尽侑觞具乎?”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说: “元美责《拜月》以无词家大学问,正谓其无吴中一种恶套耳,岂不冤甚!然元美于《西厢》而止取其‘雪浪拍长空’、‘东风摇曳垂杨线’等句,其所尚可知已,安得不击节于‘新篁池阁’、‘长空万里’二曲,而谓其在《拜月》上哉!《琵琶》全传,自多本色胜场,二曲正其稍落游词——前辈相传谓为赝入者——乃以绳《拜月》,何其不伦!”清李渔《闲情偶寄》说:“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荆》、《刘》、《拜》、《杀》之得传于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以其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也。”清刘廷玑《在园曲志》说:“以予持衡而论,《琵琶》自高于《幽闺》。譬之于诗, 《琵琶》,杜陵也,《幽闺》,义山也。比之时艺,《琵琶》,程墨也,《幽闺》房书也。”清梁廷楠《曲话》针对前人所论《琵琶》、《拜月》之优劣,说:“不知作曲各得其性之所近,阅曲者亦嘉其性之所近。即如若士之才不可一世,而《紫钗》一记,亦长于北而短于南。倘必胶一己偏执之见,辗转讥弹,务求必胜,亦古人之不幸也。”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然《拜月》佳处,大都蹈袭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但变其体制耳。明人罕睹关剧,又尚南曲,故盛称之”。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幽闺》惟《拜月》一折,确是神来之笔,而一折之中,惟‘却不道小鬼头儿春心动也’一句,为妙文耳,其他则实无可击节处。”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琵琶》、《拜月》,古今咸推圣手也。则诚以本色长,而未尝不工藻饰。君美以质朴著誉,而间亦伤于庸俗。是以学则诚易失之腐,学君美易失之粗。”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要之,取《拜月》者,称其声调之入弦索与其辞之质实而余味丰富;取《琵琶》者,称其辞之文雅。是即‘本色派’与‘文辞派’之论争也。戏曲中有此二大派,犹如诗文中之散体与骈体,不可偏废者也。然则《拜月》为‘本色派’之尤者,而《琵琶》为‘文辞派’之魁首也。盖虽互有长短,然《拜月》系改作前人之杂剧,关目固无论矣,即曲辞亦往往有蹈袭之处,在艺术的态度上颇有可议者。《琵琶》虽亦有所本,然取诸鄙俚之戏文说唱,能独运手腕创出一大艺术品,此与《拜月》相异处也。说况《拜月》关目弄奇,过于做作,如世隆与瑞兰,夫人与瑞莲错认一条,殆类儿戏,虽以此为一剧构成之枢机,然不免于拙劣。”此剧热情地歌颂了男女主人公患难相爱、自主成亲、并为维护自己的爱情婚姻所进行的反抗斗争,鞭挞了以王瑞兰之父王镇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真挚爱情的阻挠破坏,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同时,也描写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品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能巧妙地运用误会、巧合等手法,而又使人感到毫不牵强;语言自然天生,处处本色,又不失于鄙俚;结构上有关蒋、王的主线比较鲜明紧凑,但有关陀满兴福的辅线却松懈冗长。
上一篇:《战国策》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下一篇:《新安吏》简析|导读|概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