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城濮之战》简介|介绍|概况
此文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作者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题目为后人所加。清浦起龙《古文眉诠》说:“是传也,成晋霸也,春秋大战第一也。分四大支。开局一支,以曹、卫为媒,以齐、宋助采;正局二支,一在未战前步骤生波,一在临战时出阵整变;收局一支,尊王以正名,锡命以张伐。通篇文德军机,奇正相辅。山岳动摇之事,部州居次之文。”清林云铭《古文析义》说:“篇中写子玉处,只是粗莽;写文公处,只是谨慎;写原轸子犯处,只是机变。至写两军交战处,觉楚之三军,各自为部,可以惊而退,可以诱而进;而晋之三军如一身,指臂彼此互相接应,有常山首尾之形。成败之势自见。至晋文之谲,在致楚上断,和复曹卫、执宛春二事而已,与蒙马等无涉,不可不辩。”清刘熙载《艺概》说:“谓左氏叙战之将胜者,必先有戒惧之意,如韩原秦穆之言,城濮晋文之言,邲楚庄之言皆是也。不胜反此,观指睹归。故文贵所以然处着笔。”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晋楚城濮之战》说:“城濮之战,为春秋之世中原民族抵御荆楚北侵势力最为重大之一战,亦即中原民族存亡所关之一战也。简言之,中原新兴势力,驱逐了自齐桓殂谢与宋襄败亡以来弥漫于中原之荆楚北侵势力,并压迫之使退归于荆楚之原有地区,不再侵害中原,造成中原一时安定之局势。设若晋军在城濮之战中失败,则中原自黄河以南,原已降服于楚者无论矣;楚之势力且可越过黄河以北而统治全部中国……晋文城濮战之战略,是诱致楚军劳师北上,而自己以逸待之。但此种战略,却用攻曹卫之政略以达成之。盖曹卫为楚之与国,楚若放弃曹卫,则其过去在中原之威望顿失,而其入侵中原之雄图亦将幻灭。此种政略战略之相互运用,诚属高人一等,此即以后孙子著书,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之理也……楚成王信任令尹子交至二十余年之久,与厚遇晋文流亡时认为有国君子器,似亦颇有知人之明。但对城濮之战,使用刚忿躁急之子玉,昧子选将,卒至偾事。楚成王既决定释宋围撤谷戍以归于申邑,又放任子玉任其自由行动,足见楚成王之内心,颇有彷徨矛盾无所主宰之象,其致败殆为必然之事。楚将子玉刚忿躁急,浅薄恣肆,颠倒于晋人谋略之中而不自觉,犹傲然曰:‘今日必无晋矣’,是真偏隘之器也。吾人检讨子玉在城濮战挫败之由,约有数端。第一,他犯了忿怒兴兵之误。他因曹卫携贰与宛春被执,遂怒不可遏,背弃楚王‘无从晋师’之命追随晋军。以后孙子著书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曰,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似即由此战研究而得。明乎此,吾人当可知将帅心理平衡与头脑冷静之重要性。第二,他犯了骄敌轻盈之义。晋军之后退三舍,与晋文言词之谦恭,正所以使敌骄满而发生轻敌之事。而子玉却认为晋军怯弱而益自骄矜。易经师卦说:‘负乘致寇,弟子舆户’,盖以小人而居高位,器小易盈,骄肆轻敌,自必至败。”毛泽东《论持久战》说:“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对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城濮之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楚两国在城濮进行的战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楚是当时势力强盛的大国,晋国则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但由于晋文公能够较好地把握时局,并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政治上的有力措施,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一举打败强大的楚军,获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此篇在详细记述战争始末的同时,还着重写了晋军取胜的原因:一是外联齐、秦,援救宋国,瓦解曹、卫,孤立楚国;二是君臣协作,共同对敌,晋文公知人善任,察纳雅言,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三是讲求战略战术,战前孤立楚国,战时先“退避三舍”,避其锋锐,然后分割敌军,各个击破。楚国则相反,依仗强大,侵凌弱小,以致孤立无援,君臣将帅互有矛盾,各有主张,子玉刚愎自用,不从楚王之命,不听士卒意见,轻举妄战,最终全军失败。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曾引述此战役为证,说明“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的深刻道理。写作上,以简驭繁,文简事赅。作者以极简炼的笔墨,采用对照手法,把晋楚双方交错来写,从战前准备,到战后交代,层层写来,主次分明,象兵家布阵一样,有条不紊,写出了战争双方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过程,揭示了晋胜楚败的原因。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变化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上一篇:《晋公子重耳之亡》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下一篇:《晴雯撕扇》简析|导读|概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