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编修《四库全书》是我国18世纪后半期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事业。明末清初,许多学者和藏书家鉴于历代典籍的忽聚忽散,觉得《佛藏》、《道藏》这种会聚图书的办法值得借鉴,因此提出了“儒藏说”,《四库全书》的编纂就是在这种学说的影响下提出来的。
编纂《四库全书》的第一步工作是搜访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三年(1772~1778),共从全国各省征集图书达13000余种,但征书随后带来了一场大规模的查缴、销毁所谓“违碍”书籍的活动,这场禁书活动使我国宋元以后的文化典籍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浩劫。当时查禁的图书主要是一些不利于清朝统治者的文字记载,尤其是明末清初的野史、笔记、文集等,在查缴禁书的过程中,先后共销毁图书3000余种,另外编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也有许多遭到部分抽毁和篡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也常常受到后人的抨击。
《四库全书》的第一部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编成,由于全书卷帙浩瀚,不可能全部刊刻,因此先后抄成7部,分藏于7阁:即北京故宫中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署山庄的文津阁、盛京的文溯阁、杨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所收书的种数,7阁各有出入,今按《四库全书总目》计算,共计收书3461种、79309卷,这些书籍,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尤以元代以前的书籍收辑更为完备),因而被誉为古代典籍的渊薮。
7阁《四库全书》编成后,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历史命运。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军攻占镇江和扬州,文宗、文汇两阁《四库全书》全部毁于战火;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占北京,举世闻名的圆明罗被焚掠一空,文源阁《四库全书》也在这场浩劫中化为灰烬;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军攻克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大部被毁,余下的也都流散外间,后经当地学者丁申、丁丙兄弟大力搜集和补抄,才基本上恢复了原貌。保存至今的,只有文渊、文津、文溯3阁全书和文澜阁的一部分,文渊阁《四库全书》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文津阁书现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书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书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由于只有抄本,所以向来流布不广,1934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共选印图书231种,后台湾商务印书馆又于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陆续选印了《四库全书珍本》第2至13集,合计收书已占《四库全书》总数的一半左右。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又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全部影印出版,共计1500册。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这个影印本翻印出版。
上一篇:《四书集注》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在约伯的天平上》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