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二十家小品》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小品,是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当时称佛经译本中的详本为“大品”,简本为“小品”。后遂以“小品”统称那些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文随笔文字。明代从嘉靖开始,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孕育出一股朦胧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潮流。因此,明后期的散文作家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而提出了文学应反映“童心”、“性灵”的理论,指出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扼杀创作个性的危害性。他们创作的散文,题材多样,形式活泼,摆脱了古代散文规矩的束缚,往往格局短小,但追求“幅短而神遥,墨希而旨永”,无论是叙事抒情、说理谈天,都信笔直书,流畅隽永,其中有不少“怡人耳目,悦人性情”的诙谐和幽默。这一大批散文一般称为“晚明小品”。如袁宏道《游吴山记》:“余最怕入城,吴山在城内,以是不得遍观,仅匆匆一过紫阳宫耳。紫阳宫石,玲珑窈窕,变态横出,湖石不足方比,梅花道人一幅活水墨也。奈何辱之郡郭之内,使山林僻懒之人,亲近不得?可叹哉!”又如王思任《简赵履吾》:“秦淮河故是一长溷堂,夫子庙前,更挤杂,包酒更嗅不得,不若往木末亭,吃高座寺饼,饮惠泉二升,一鱼一肉,何等快活也!”
从本世纪20年代起,散文小品日益盛行文坛,1934年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的刊物竞相出现,1934年被称为“小品文年”。当时林语堂提倡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人间世》发刊词),而鲁迅则强调它对社会现实的迅速反映和作为“匕首”、“投枪”的社会功能(《小品文的危机》)。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上海光明书局出版施蛰存编《晚明二十家小品》;次年上海大江书店出版阿英(钱杏邨)编《晚明小品文库》,二书均收晚明二十家小品(前者265篇,后者617篇),二书共同选录的是徐渭、公安派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竟陵派钟惺和谭元春,以及汤显祖等11人,但入选篇目有所不同。从大致倾向看,施本“以风趣为标准”,选录“隽永有味的各家小品文”(施《序》),弃李贽而不选;而阿本突出李贽,较多地选录了具有反叛精神的作品。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主张。
两书均有新版本。1984年上海书店影印施本;198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将阿本更名为《晚明二十家小品》,重新排印出版。
上一篇:《晏子春秋》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普通语言学教程》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