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继《辞源》之后,中华书局于1937年编纂了规模比《辞源》更大的《辞海》。《辞海》在《辞源》的基础上,做了如下的改进:(一)词语收录增多。书名如《暖红室汇刻传奇》、《醉翁谈录》等;人名如韦昌辉、王国维等;曲牌名如“醉花阴”、“眼儿媚”等;戏曲名如《竹坞听琴》、《墙头马上》等,都是《辞源》所未收而为《辞海》所收入的。其他一般词语和晚出的新名词,《辞海》收录得就更多。(二)引书多注明篇名、出处,如“暖姝”条,《辞源》只说出自《庄子》,《辞海》则注明出自《庄子·徐无鬼篇》。再如“名门”条,《辞源》只说引自“李商隐文’,《辞海》则注明引自李商隐的《为李贻孙上相公启》。(三)矫正了《辞源》的一些错误。(四)观点较《辞源》略新,吸收了西洋百科全书的一些优点,编排体例也比较缜密。(五)修订后的合订本,不仅分12集,而且有总页数。书前增加了部首总页数的索引,查检比较方便。(六)书后附录“译名西文索引”、“韵目表”、“常用字读音表”等,很便于读者检索。
《辞海》也存在下面一些缺点:(一)转抄《辞源》或其他类书,未加校核,沿袭了原书的错误。如“盖棺事定”条,并非出自《汉书·刘毅传》,而是出自《韩诗外传》卷8“放学而已,阖棺乃止”。有些引文出处不够详细,如“言诠”条,只说“朱熹诗”云云,而没有注出是朱熹的哪一首诗,大约也是照抄前人旧文的结果。(二)有的引文任意改动删节而不加以解释说明。如“曲海”条引《扬州画舫录》原文,不但文字有脱落,而且因删节不当,以致引文和原文的意义有了出入。(三)照抄古书而不另作解说,对读者来说并不解决问题。如“扶疏”条的第二项,解说是:“蹒跚貌。《淮南子·修务》:援丰条,舞扶疏。”用“蹒跚貌”来解释“扶疏”,等于没有解释。
辞海编辑委员会于1958至1979年对《辞海》重加修订,使之成为一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辞典。全书(合订本三册)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14872个,选收词目达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所收词目,以解决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在学习、工作中“质疑问难”的需要为主,并兼顾各科的固有体系。释文重在介绍基本知识,比较简明扼要,并注意到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新《辞海》采用简体字,书前有《笔画查字表》,书末有《汉语拼音索引》。
上一篇:《资治通鉴音注》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辞源》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