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选》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元代杂剧选本,由臧懋循编选。臧懋循(1550~1620),字晋叔,浙江长兴人,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该书分前后两集,分别刊行于万历四十三、四十四年。两集各50卷,每卷一剧,共收杂剧100种(因此又称《元人百种曲》),约占现存元人杂剧的三分之二,为保存元杂曲不致湮没散佚之功不可没。百种曲中,元人94种,入明元人6种;39位作家的作品69种,无名氏作品31种。臧氏选编此书时所据底本,除家藏秘本外,还有从友人处借得之钞本杂剧300余种,其中200种为“御戏监”(明宫廷管理演戏机关)本。他从中精选百种,对举世公认的杰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均予收录。在编选过程中对原剧本作了“参伍校订”(《序》)和“删抹繁芜”(《寄谢在杭书》)的工作,使各种体例一致,科白齐全。书中还有若干附录,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藏氏在《序》中称元杂剧“妙在不工而工”,“串合无痕”,极力推崇其朴拙自然的特色;对那些“出入乐府,文采烂然”的所谓“名家”作品不予重视,而称颂“摹拟曲尽,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行家”作品为“上乘”,赞赏关汉卿“躬践排场,面博粉墨”,表现了编选者戏剧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编选此书是为了使这些剧作“传之通邑大都”,使一代文学菁华不致磨灭;同时也是为了使当时剧作家“知有所取则”。明代著名文人王骥德、徐复祚、凌蒙初等称赞《元曲选》“选刻之富”、“搜选之勤”,使元杂剧“典型斯备”。
《元曲选》自产生以来,几乎是元杂剧唯一普及流行的选本,曾多次印行。万历博古堂原刊本今存。中华书局辑印《四部备要》亦收入该书。该书还有世界书局本和文学古籍刊行社本(1955年用世界书局版重印)。今人隋树森编有《元曲选外编》,收入存世而《元曲选》未收的元杂剧62种,对《元曲选》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
上一篇:《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公孙龙子》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