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出版于1776年。本书是根据牛津大学1880年版译出。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时间是1972年12月。全书共分3篇,20章,共26万字。第一篇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主要是论分工,论分工的原由,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论贷币的起源及其效用,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论劳动工资,论资本利润等。第二篇为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主要是论资财的划分,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论贷出取息的资财,论资本的各种用途。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主要是论财富的自然的发展,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论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国富论》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了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作了较系统、较明白的描述。此书出版以后,不仅对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斯密的这部经济学论著,从其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来看,无疑存在不少矛盾和庸俗的论点。不过本书作为成长过程中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的代表著作来看,它确实表现出许多科学成份,是在批判以往经济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科研成果。19世纪末,中国维新人物严复,曾将这部书献策于光绪皇帝,希望有助于清末的维新“大业”。但他这个以《原富》为名的译本,在1902年出版后却不曾引起多大反响。1931年王亚南和郭大力将之重译成中文出版,改题为《国富论》。1965年,重新校订时,将《国富论》按原著全称译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一篇:《国初群雄事略》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国朝诸臣奏议》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