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先生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郡望昌黎(今属河北),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重形式轻内容的骈文(六朝以来称为“今体”或“时文”),提倡继承和恢复先秦两汉的“古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激烈斗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体改革运动,即唐宋古文运动,强弩所及,一直影响到清代的“桐城派”。韩愈主张文道合一,他所倡导的“古文”,除了古代散文的含义外,还有“古代道统”(圣贤之道)的含义。他实际上是以古代散文这种形式,来宣传经过他改造和饰选的儒家的思想。在当时朝野上下崇佛佞佛的社会情况下,这是有进步意义的。韩愈是司马迁后最重要的散文作家。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潮州韩文公庙碑》),杜牧则把韩文与杜诗并称为“杜诗韩笔”(《读韩杜集》)。韩愈的散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气势磅礴,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优秀之作,如《师说》、《杂说》、《论佛骨表》、《平淮西碑》、《进学解》、《原毁》、《柳子厚墓志铭》等,无不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连,切中时弊,意义深远。他的这些力作,对六朝以来以骈文为代表的绮丽柔靡之风,具有摧枯拉朽的扫荡作用。韩愈强调“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在文章中创造了许多新颖的词语,如“蝇营狗苟”、“同工异曲”、“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丰富了中国语言的宝库。韩愈的诗现存300多首,也有独特成就,向称大家。韩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韩愈写诗的方法是“以文为诗”。韩诗与孟郊诗风格有相似之处,形成韩孟诗派。韩诗不乏佳作,但其成就远远逊于散文。
韩愈的诗文,最早由其门人兼女婿李汉编纂成《昌黎先生集》40卷,共收诗文716篇,宋人辑有《外集》。后世各种版本甚多。解放后出版的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和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二者一文一诗,合起来当是目前最完备的“昌黎全集”。
上一篇:《新语》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