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起源论》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法国艾蒂安·博诺·德·孔狄亚克著。本书发表于1746年。中文本根据1924年巴黎科兰书店版译出,商务印书馆于1989年出版。全书分2卷,每卷分若干篇章。作者的目的在于对形而上学进行一种革新,以一种建筑在观察、经验以及应用专门适合于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即分析的方法之上的人类精神的研究,来代替一门建筑在实体的观念和抽象的观念之上的第一原理的科学。第1卷有6篇,从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思维的这一意识出发,讲述心灵活动的分析和派衍。作者认为意识与观念在范围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意识在程度与易于感受罢了。事物同我们的气质、我们的热情以及我们的需要相联系,由此吸引我们的注意,这些需要的观念便同与其有关的事物的观念相互连结起来了。因此,观念在内心生活中,犹如事物在物质世界中一样,服从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一种连锁关系。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能够借助制定信号来唤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才能够保持这种连锁关系。由此便产生了反省以及全部的心灵活动。第2卷有2篇,致力于考察语言和方法。作者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模仿。各种语言的发展受到民族性格的支配,受到气候条件和政府形式的影响,并使其丰富、发展起来,继而使动作语言日趋消亡,使舞蹈、音乐和诗歌彼此分家,发言语言和书写语言得到发展。作者指出,为纠正以往的错误,必须重新探讨这些观念的起源,置身于我们感觉和观看某种事物的这些环境中去,给这些事物以合适的名字。因此,研究理解力的科学,应建立在意识、判断、观念与观念之间的相互连结,以及观念与符号之间的连结之上。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和洛克的内省经验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学说对推动法国唯物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主要著作还《体系论》、《感觉论》等。
上一篇:《人的问题》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人论》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