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与波动》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威廉·阿瑟·刘易斯著。华夏出版社于1987年9月出版,编入《二十世纪文库》。全书32万3千字,共分为9章:内容介绍、朱格拉周期的类型、康德拉季耶夫价格波动、对实际工资的限制、英国的由盛转衰、增长率、挑战、应战和后记。本书分析了1870年到1913年之间核心国与外围国经济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作者在分析国际经济关系时把世界分为“核心国”和“外围国”(核心国指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个发达国家,外围国则是指其他国家。)作者把核心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作为外围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作为向外围国提出的挑战,而把外围国的经济发展作为对核心国这一挑战的应战。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刘易斯分析了这40多年间核心国工业的增长与波动,以及外围国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作者站在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使人感到它的强烈的现实意义。本书是围绕着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写的:(1)四个工业核心国增长的速度与规律;(2)康德拉季耶夫价格波动,在1895年之前是下降,以后是上升;(3)外围国家对可能采用新技术和贸易机会的不同反应程度。在论述中作者把历史、经济理论、统计资料三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理论为纲,让历史与资料说话。同时,作者对许多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例如,在殖民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他既没有象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样鼓吹殖民主义给落后地区带来了文明,又没有象某些民族主义经济学家那样把殖民地的落后完全归咎于殖民主义,他认为殖民主义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要具体分析。在书中作者对许多问题都作出了有特色的分析,能给人以启迪。
上一篇:《基督教并不神秘》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大卫·科波菲尔》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