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薮》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诗薮》,诗话著作,明胡应麟著。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校补本。《诗薮》成书于万历十八年(1590),凡20卷,计内编6卷,分论古、近体诗;外编6卷,历评周、汉、六朝、唐、宋、元诗;杂编6卷,补述亡佚篇章、载籍及三国、五代、南宋、金诗;续编2卷,专论明洪武至嘉靖年间诗。全书约20万字。其诗论受王世贞、王世懋影响,核心为格调说和拟古主义,但又体现出向神韵说演变的趋势。善于调和,变而不离其宗,是其理论特色。书中主要诗学见解,一是论“变”主“格”,既承认“体以代变”,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诗体,又认为“格以代降”,格调还是以高古为上,仍未脱出拟古主义的樊笼。二是论“悟”主“法”,“法”而不‘悟’,如小僧缚律;‘悟’不由‘法’,外道野狐耳”。在恪守格调说的同时,折入神韵说。《诗薮》开始引进了“神韵”的概念,全书有20余处直接以“神韵”论诗评诗,如称盛唐诗歌“气象混成,神韵轩举”等,对清代神韵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三是承七子之说,崇唐抑宋,但又认为宋诗中也有“可参六代、三唐者”,不应尽废,因而主张以风格来区划唐、宋。这较之当时盲目排斥宋诗者要高出一筹。该书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见解上,亦有独到之处。如对宋以来关于唐诗“夜半钟声到客船”句中“夜半钟”是否实有的争论,指出:“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 “这就看到了抒情诗歌”借景立言“的艺术特点。清人对《诗薮》,毁誉不一。褒之者称:“宋元迄明……谈诗家集大顾者,胡元瑞一人而已”。贬之者谓:“《诗薮》……攀附胜流,容悦显贵,斯真词坛之行乞,艺苑之舆台也!”均欠妥当。《诗薮》论诗尚属细密中肯,旁征博引,能自圆其说,具有一定的理论批评价值和诗学资料价值。
上一篇:《词史》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诚斋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