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气质》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美国玛格丽特·米德(女)著。作者是文化人类学家,心理分析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应用人类学协会会长、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哥伦比亚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会主任等。本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出版,编入“世界性学专著”丛书。全书除导论、结论外,正文分4部分。共21万字。
作者长期从事以野蛮社会为对象的野外调查,主要研究区域为南太平洋地区。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原始部落,即阿拉佩什人、蒙都哥莫人、昌希里人的调查研究,论述了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性、文化模式、青春期、社会结构与个性、性别、气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她在阐述中把心理学观点引入人类学,把心理因素与文化因素相联系,提出“文化与人格理论”。书中描述了三个部落三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其中第一个部落中,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模式都如我们所期望的女人的行为模式——一种柔和的,由父亲负责的行为方式。在第二个部落中,都是如我们所期望的男人的行为模式——一种残忍的主动进取的方式。在第三个部落中,男人的行为就象我们妇女的那种传统的办事方式——敏捷,卷发,负责买东西,而妇女则是精力充沛,善于经营,而且不事奢华”。作者由此认为,人的气质不是天生的,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的。本书资料丰富,趣味盎然,见解独特。该书问世后引起西方社会很大的反响,并招致争议。作者其它的主要著作有:《萨摩亚人的青春期》(1928)、《男性与女性》(1949)、《老年人的新生活》(1956)、《代沟》(1970)等。
上一篇:《忏悔录》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恋人絮语》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