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苏联长篇小说。作者肖洛霍夫(1905~1984)。本书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金人译。肖洛霍夫的作品除《静静的顿河》之外,长篇《被开垦的处女地》及短篇《一个人的遭遇》等都有广泛影响。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静静的顿河》共4卷8部,自1928年问世,1940年出齐。小说描写1921至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十分深广的社会内容。
居住在顿河边一个不大的村庄里的青年葛利高里应征入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十字勋章,十月革命胜利后,葛利高里参加红军,率连队与白匪顽强作战。后来因不满军事委员会主席残杀被俘人员,在叛军进入村庄后,当地人严重分化。葛利高里加入叛军,并疯狂向红军进攻。1919年10月,斯大林来到南方,指挥红军大反攻,很快打垮了白军,葛利高里想逃往国外,没有成功,只好返回家乡。后来他又听信谣言,再次加入匪帮。1922年这股匪帮遭到覆没,葛利亚里走投无路,神情恍惚地返回家乡。
《静静的顿河》卷帙浩繁,结构庞杂,但繁而不赘,杂而不乱,完整严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汇成一幅历史的画卷,堪称一首壮观的史诗。小说反映的是俄罗斯历史上纷杂奇特的一页,作者面临的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所经历的一股最湍急的激流,没有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使小说蕴含的社会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很高的境地。
上一篇:《集异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预测与前提》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