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东汉末年诗人。他先依荆州刘表,不受重用;后归降曹操,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官至侍中。 王粲擅长诗赋,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文心雕龙·才略》)王粲诗今仅存23首,其中四言4首,多抒发其悲愁忧苦之情;五言19首,内《七哀诗》3首、《从军诗》5首,代表了王粲诗的最高成就。《七哀诗》第一首真实地写出了关中地区遭受战祸的惨状。此诗先于曹操《蒿里行》,是最早反映东汉末战乱的诗篇。诗中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从军行》则表现了作者建功立业的理想。《登楼赋》是作者在荆州时登麦城所作,写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并热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来:“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在抒情小赋的发展中,这篇作品占有重要地位。
王粲诗文集,久佚。明张溥辑《王侍中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近人丁福保辑《王仲宣集》3卷,收入《汉魏六朝名家集》。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俞绍初校点《王粲集》,即以丁本为底本,并附俞绍初撰《年谱》。
上一篇:《王司空集》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下一篇:《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作品简析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