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艺文志》的主要内容,《唐书·艺文志》导读
《唐书 ·艺文志》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宋欧阳修撰,系从《唐书》卷57-60裁篇另行编出。成书之后,曾作为《唐书》一部分多次刊印,其单行本有:日本文政八年(1825)刻《八史 ·经籍志》本;清光绪九年(1883)镇海张寿荣重刻《八史·经籍志》本;1913~1926年乌程张氏刻《择是居丛书》本;1936年上海大光书局印《中国历代艺文志》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十史艺文经籍志》本,此本附有人名、书名索引,较为通行。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天圣进士,庆历初召知谏院,后出知滁州、扬州、颖州,还为翰林学士,嘉祐间拜参知政事,后因与王安石不和致仕,卒谥文忠。在政治上,欧阳修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后反对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其诗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有南唐余风。修一生著述极富,除《新唐书》外,还撰有《新五代史》、《毛诗本义》、《集古录》、《归田录》、《洛阳牡丹记》、《文忠集》、《试笔》、《居士集》、《六一诗话》、《六一词》等。
《唐书·艺文志》全书4卷,约五万字。系在唐《开元四部录》基础上,又增补唐人著述编撰而成。共收书4667种,79221卷,按甲乙丙丁四部编排,四部之下,又分44小类,计甲部经录下分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经解、小学11类,收书597部6145卷,另不著录117家,3360卷;乙部史录下分正史、编年、伪史、杂史、起居注、故事、职官、杂传记、仪注、刑法、目录、谱牒、地理13类,收书857部,16874卷,另不著录358家,12327卷;丙部子录下分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天文、历算、兵书、五行、杂艺术、类书、明堂经脉、医术17类,收书967部,17152卷,另不著录507家,5615卷;丁部集录下分楚辞、别集、总集3类,收书856部,11923卷,另不著录408家,5825卷。每书著录书名、卷数、著者、间或注明作者事略和书籍情况。大部类之前有本部种、卷数总计,小类之后,有本类种、卷数小计。如:乙部史录正史类著录“《武德贞观两朝史》八十卷,长孙无忌、令狐德棻、顾胤等撰。”类后统计曰:“右正史类七十家,九十部,四千八十五卷,失姓名二家。王元感以下不著录二十三家,一千七百九十卷。总七十三家,六十九部(原文如此,疑误)。”又如丁部集录别集类著录”《卢象集》十二卷。字伟卿,左拾遗,膳部员外郎。授安禄山伪官,贬永州司户参军,起为主客员外郎。”
为唐史志艺文者,前有后晋刘昫之《旧唐书 ·经籍志》后有宋欧阳修之《唐书·艺文志》。前者所据为唐开元年间成书的《古今书录》,而后者所据为《古今书录》之祖本《开元四部录》。两书资料可谓同出一源。但在收书数量和编撰方法上,后者明显高出一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1,《新唐志》收录了唐开元以后出现的一大批唐人著述,从而弥补了《旧唐志》的缺憾。欧阳修在编《新唐志》时,以《开元四部录》为基础,对开元以后出现的著作则按其内容,分别编入各类,这样,《新唐志》所收之书除取自《开元四部录》的3277部,52094卷之外,另外补入了新出著作1390部,27127卷。对新补入之书,均于类后注明,如:甲部终录孝经类后注:“右孝经类二十七家,三十六部,八十二卷。失姓名一家。尹知章以下不著录六家,一十三卷。”其中“尹知章以下不著录六家”即为新补入之唐人著作。
第2,《新唐志》用小注的形式对作者和书籍作了必要的说明,从而弥补了《旧唐志》的不足。在《新唐志》中,欧阳修除著录每书书名、卷数、著者外,还间或注明作者和书籍的情况,言简意赅,使人一目了然。如甲部经录孝经类“徐浩《广孝经》十卷”后注:“浩称四明山人,乾元二年,上授校书郎”,又如乙部史录谱牒类“柳芳《永泰新谱》二十卷”下注:“一作《皇室新谱》。”这些小注对于读者了解书籍情况颇有助益。
在书目编制方法上,《新唐志》基本上没有突破《旧唐志》的框框。分类仍沿用甲乙丙丁标类方法,只对小类的各别类名有所改进;《旧唐志》开始的不为部类写序的方法,《新唐志》也沿袭了下来,这使该书作为一部目录学著作没有其独具的特色,但它在记一代藏书与著述之盛方面的功绩却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篇:《司马法》的主要内容,《司马法》导读
下一篇:《唐人小说》的主要内容,《唐人小说》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