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记》的主要内容,《陶记》导读
《陶记》又称《陶记略》,是古代记述景德镇窑业情况的第一篇专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史专著。蒋祈著。本书早期的抄、刻情况已无考。全文载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以后的《浮梁县志》等地方志中而得以存世。
蒋祈生卒年和生平不详,过去学术界均以清乾隆七年(1742)《浮梁县志》本为据,认为蒋祈《陶记》著于元代。今刘新园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梁县志》,综合考古发现及其他文献考证,认为 《陶记》著于南宋嘉定七年至端平元年(1214—1234)之间。刘新园的考证,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但仍然有些学者坚持《陶记》是元代作品,较有代表性的是熊寥,他认为《陶记》著于元英宗壬戌至泰定帝泰定乙丑(1322—1325) 这三年之间。
《陶记》全文共计1081字,其专文大致可分6段。1.简述景德镇烧造陶瓷的历史。“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2.介绍景德镇窑业的税收制度和一些与窑业相关的专用名词。税收按窑的长度制定税额等级,但火堂、火栈、火尾、火眼,均不计算在内。陶工与窑主合作的组织,坯体入窑叫作“障窑”。窑主烧窑前,要向官府纳税金,官府则派人核实,这叫作“扳火”;客商挑选成品叫作“拣窑”;瓷器贸易时,由经济牙行主办,官府派人核实,这叫作“店簿”;瓷器商品外运时的凭证叫作 “非子”。3. 介绍景德镇瓷器的销售情况,浙江东西两路喜用湖田窑的黄黑釉瓷器。江湖广川则喜用青白瓷。淮河流域则多用江广闽淅选剩下的次品。景德镇本地人所用均为各地客商淘汰的釉色昏暗的残废品。江浙闽喜用马蹄盘、槟榔盘、莲花盘等器皿,川广荆湘则喜用鱼水纹碗、高足碗、雪花碟、海眼碟等器皿。此外,介绍了景德镇当时所生产炉的名称有猊、鼎、鬲等8种,瓶的名称的觚、胆、壶、净等11种。4. 介绍景德镇地区原料产地及用途。如进坑所产瓷石,可制细瓷,湖坑、岭背、界田所产瓷石,仅可制次档瓷器;比壬坑、高砂、马鞍山、瓷石堂地所产瓷石,则仅可制作匣钵、陶模。而攸山柴木的灰,是配釉的原料,垩土炼灰,掺上烧过的柴木柿灰,再配上岭背釉泥,才能配成釉。5. 介绍税收的一些情况。如私自更改窑的尺寸要受罚;釉分三色,不按规定烧造要受罚;对官府征税有利的事,一经查证与实情不符,甚至连牙行、挑夫也要牵连坐牢。而官府各种巧立名目的税金,更加重了陶工的负担。如官吏的抽头钱,税官的抽成钱,驻军的军官头目及其他文武官吏的酒钱、小费等等加起来,每月至少要三千多贯。至于春秋阅兵,皇帝寿辰及郊社赏钱、修缮考场等费用,每月也不下一百五十贯。州府官员如果不能每月按时筹到这些款项,就要受到上司的申斥。6.作者具体分析景德镇渐衰的原因,并坚信可以恢复其往日繁荣。其渐衰原因有5条:①农业连年歉收。②临川、建阳、南丰窑业发展与景德镇竞争市场。③官府重税盘剥。④法纪败坏、奸商横行。⑤地方豪强盘根错节,形成顽固的反动势力,致使纲纪败坏。面对景德镇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窑业渐衰的现状,蒋祈深感痛心,但对恢复景德镇往日的繁荣,仍充满信心。可是他没有提出恢复其繁荣的具体措施,只寄希望于出现一二个为政清廉的清官。
《陶记》虽然只有一千余字,但它记述的情况详实可靠,且在古文献中缺乏记述陶瓷史的系统而具体的文字,愈显其文珍稀。《陶记》远在18世纪就引起陶瓷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清康熙年间,法国耶稣会来华传教的神甫——殷宏绪 (Le Pered’ Entecolles),在他著名的书简中首先引用了《陶记》所述史实。清唐英撰 《陶成示谕稿》,清篮浦著 《景德镇陶录》也曾大量引用 《陶记》。1856年,法国巴黎出版的儒莲 (M ·S ·Jnlien )《中国瓷器制造术》及1910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巴河尔 (S ·M ·Bushell) 的 《中国的陶瓷》两书,曾分别对 《陶说》作过法文和英文的节译。1937年日本 《陶磁》杂志第九号发表了尾崎洵盛的日文译注本。1979年日本学者佐久间重男先生又对该文作了重译和新注。中国学者傅振伦先生著《蒋祈<陶记略>译注》发表于1979年第1期的《湖南陶瓷》。该文旁征博引是中国学者系统研究《陶记》的第一篇文章。青年学者白焜著 《宋蒋祈〈陶记〉校注》,颜召麟先生将其译成现代汉语。发表于1981年总第10期《景德镇陶瓷》,白文注重版本,可与傅文互佐。同期还发表了刘新园的 《蒋祈〈陶记〉著作时代考辨》一文。刘的新论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了研究《陶记》的热潮。熊寥著《蒋祈〈陶记〉著于元代辨》发表于1983年第4期 《景德镇陶瓷》,与刘文争鸣。
参考文献
- 1. 傅振伦: 《蒋祈〈陶记略〉译注》, 《湖南陶瓷》、1979年1期。
- 2. 刘新园: 《蒋祈〈陶记〉著作时代考辨》, 《景德镇陶瓷》 1981年总10期。
- 3. 白焜: 《宋蒋祈 〈陶记〉 校注》, 《景德镇陶瓷》 1981年总10期。
- 4. 熊寥: 《蒋祈〈陶记〉著于元代辨》, 《景德镇陶瓷》, 1983年4期。
上一篇:《陶渊明集》的主要内容,《陶渊明集》导读
下一篇:《陶说》的主要内容,《陶说》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