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的主要内容,《正蒙》导读
《正蒙》是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北宋张载著。书中认为从蒙童起,即应培养其立志做圣贤,故名。熙宁九年 (1076) 成书,明沈自彰收入 《张子全书》。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青年时喜论兵法,后归宗儒家 “大经”。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 “关学”。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均编入 《张子全书》。中华书局于 1978年出版 《张载集》。
本书共9卷,17篇。包括 《太和》、《参两》、《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乾称》等篇目。
本书主要论述了以 “气一元论” 为中心的哲学思想。在张载以前的唯物主义者,一般都以自然界某一具体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体,其理论显得粗糙,难以与唯心主义本体论相抗衡。有鉴于此,张载在《正蒙》中提出了 “太虚”这一表示物质特性的范畴,他说: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 《太和》) 这里的所谓 “太虚”,就是看不见的气。它不是“无”,而是 “有”。太虚和气的关系,犹如冰和水的关系。世界的本原就是气,也就是“太虚”。“实为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这种本体论,既努力使“太虚”和其他具体事物区分开来,又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作为万物本体的“气”的客观实在性。书中批判了佛老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佛教宣扬的世界虚幻、空寂之说,是 “往而不返”,失去物质依据。而老子宣扬无中生有,一切复归于无的观点,是犯了 “体用殊绝”的错误。书中说: “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 ‘有生于无’ 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作者认为太虚即气。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没有先后之分,主从之别。如果说气是虚中产生出来的,这就将太虚和气对立起来,割裂太虚和气的有机联系。只有以元气为体,而元气聚散为用,才可以如实地说明世界永远是有而不是从无产生有。而万物的生灭变化只是形式的改变,都是一气运行的结果。作者认为眼睛看得见的物体,是气的聚集,这是暂时的。眼睛看不见的物体,就是散流着的气。散之气虽然看不见,但不能说它不存在,是“无”。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只有明、幽的区别,而不存在 “有”和 “无”的区别。世界本身 (气) 是无穷的,即“无无”。( 《太和》) 这里,作者坚持了物质世界的永恒性,标志着朴素唯物主义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书中进一步指出气是运动变化的,永远不会静止下来,所谓气系 “升降飞扬,未尝止息。”它浮沉、升降、相感、相荡打破世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平衡,产生出胜负、屈伸等种种状态。这种表述,已孕育着作者对事物的辩证看法,此外,他还指出了事物的运动原因在于内因,而不是外因。事物运动变化的关键,在于气有阴阳两体。两体相反,“两端”发生交感作用,经过推移变化,复归于合一。(《乾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气之所聚的表示形式。因为气有阴阳,所以任何事物也都有阴阳。天地间的一切变化,无非是阴阳 “二端”交感作用的缘故。不仅如此,书中还明确提出了一物两体的命题。他在 《参两》中说: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 (自注: 两在故不测),两故化 (自注: 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 “一”是指对立两面的统一,“两”是指对立的两面。所谓一物两体,即一物之中有矛盾的对立面,既对立而又统一,所以称之“参”。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统一。相反没有统一,对立面也就失去了相互依存和作用的基础。此即书中所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 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急。”(《太和》)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已初步接触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也是以往唯物主义所不具备的。
张载在《正蒙》中还进一步指出,物质的运动变化,尽管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是有一定规律的。他说: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太和》)同时又提出两种变化形式的学说。把事物的显著变化称为 “变”,把事物的逐渐变化称为“化”。“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神化》)。事物著变和渐变有内在的联系。“变”后必有“化”,“化”到一定时又转为“变”。“雷霆感动虽速,然其所由来亦渐尔”(《大心》)。
《正蒙》在认识论上注重感官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人的知识是通过耳目与外界接触的结果。“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 《大心》)内外之合,就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的接触。作者还提出,人类感官的感受是有局限的,只凭耳目见闻不能认识外界的全部,“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同上)。作者把人的知识分为“见闻之知”和 “德性所知”,认为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强调人的知识来源于客观事物,但又承认有先验的 “天德良知”,认为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同上)
张载的《正蒙》,曾受到二程和朱熹的批评,朱熹说: “《正蒙》所说道体,觉得源头有未是处。……如以太虚、太和为道体,却只是说得形而下者。” ( 《语类》卷99)但明代的王廷相却很推崇 《正蒙》,他说:“横渠(张载)此论,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示后学之功大矣。”(《横渠理气辨》)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序论》中也称赞此书说:“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总的说来,张载在哲学发展史上是有其贡献的,他是宋元明清时代唯物主义气一元论哲学的开创者。
本书有多种注本,较重要的有刘玑 《正蒙会稿》(明刊本、清刊本),高攀龙、徐必达《正蒙释》(明刊本),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船山遗书》本,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光地《正蒙注》(康熙刊本),王植《正蒙初义》 (乾隆刊本) 等。其中中华书局 《张子正蒙注》校点本较为完备。
参考文献
- 张岱年:《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张载》,齐鲁书社,1981。
上一篇:《植物名实图考》的主要内容,《植物名实图考》导读
下一篇:《求表捷术》的主要内容,《求表捷术》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