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集》的主要内容,《刘禹锡集》导读
《刘禹锡集》是唐代刘禹锡的诗文集。刘氏生前曾将自己的著述编为《刘氏集略》等几种选集,今皆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后亡佚10卷,北宋时宋敏求搜求佚作,编为《刘宾客外集》。《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著录《刘宾客文集》正集30卷,外集10卷。今存抄、刻、校本约30余种,最早的版本为宋绍兴八年(1138)广川董弅所刻本,题作《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 另有日本崇兰馆藏宋刻蜀大字本,题为 《刘梦得文集》,今有1913年董康影印本。此两本的分卷、次序、文字都有所不同,明、清以来的各种抄本和刻本大都分属于这两个系统。现通行版本有《畿辅丛书》本、《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本 《刘宾客文集》; 《四部丛刊》本 《刘梦得文集》。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据清光绪间朱澄《结一庐剩余丛书》本校点排行,更名《刘禹锡集》。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 《刘禹锡集》,以绍兴本为底,校以20多种本子,并附以诗文补遗,这是目前搜罗最为完备、校勘精细的整理本。
刘禹锡(772-81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其祖为匈奴族,七世祖迁洛,改为汉姓。贞元九年(793)进士,授太子校书,入淮南节度使幕掌书记,历任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因参与王叔文革新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奉召回京,赋诗触怒权贵,再贬为连州刺史。最后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柳宗元、白居易齐名,世称 “刘柳”、“刘白”。
中华书局版《刘禹锡集》40卷,前30卷实为 《刘宾客文集》正集,后 10卷为外集。卷1赋;卷2至20是文,按碑、论、记、书 、表、状、启、集记、杂文9类分编;卷21至38是诗,从21卷至30卷按杂兴、五言今体、古调、七言、杂体、乐府、送别、送僧、哀挽悲伤9类分编,从31卷至38卷则不分体;卷39至40收表、述、引、传、碑、墓志、祭文诸体文。另有诗文补遗,附于40卷后。全书共收文248篇,诗931 首。还有一 些残句的辑佚。
刘禹锡浮沉宦海,长期遭到政治迫害放逐在外,因而有不少诗篇感时伤事,抒发了心中的怫郁和愤懑,讽刺、鞭挞当朝的权贵。如《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诗君子》七绝:“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比攀附当权的新贵,“诗语讥忿”,引起 “执政不悦”,再度被贬。大和二年(824),再回到长安,又写了一首 《再游玄都观绝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表现他不怕打击、顽强不屈的精神。《聚蚊谣》 、《飞鸢操》、《百舌吟》等政治讽刺诗,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将镇压永贞革新的政敌比作 “利嘴迎人著不得”的蚊子、“瞥下云中争腐鼠”的飞鸢、“笙簧百转音韵多”的百舌鸟,揭露这些群丑的可憎面目。这类诗歌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
刘禹锡还擅长写咏史诗、怀古诗,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慨叹,表现对现实的讽喻和沉思。如《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金陵五题》、《蜀先主庙》、《观八阵图》等,雄浑沉郁,韵味隽永,成为传诵不衰的名篇。《金陵五题》包括 《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等五首绝句。《石头城》云: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据诗前小序,白居易最称赏这一首,认为 “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至于被时人誉为 “得骊之珠” 的《西山塞怀古》,白氏甚至为之搁笔罢唱。
刘禹锡贬谪朗州后,对巴山楚水间的俚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意识地向当地“含思宛转”的民歌学习,创作出《竹枝词》、《踏歌词》等崭新风格的诗歌,其特点是真率清新、和谐浏亮,比民歌更为凝炼,富于韵味。像 《竹枝词》 二首之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九首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采用谐声双关、起兴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农村妇女对情人的含蓄怨慕之情。这些诗歌脍炙人口,直至宋代还在民间传唱(见胡仔 《苕溪渔隐从话》 后集卷12)。
刘禹锡不仅工诗,而且也兼擅文章,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以《天论》最为有名,批判了“天命论”的思想,阐述了 “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是闪烁着朴素唯物主义光辉的哲学论文。他的一些杂文如《因论七篇》、《华佗论》、《辩迹论》、《明贽论》等,也都短小精悍,托古讽今,切中时弊。《陋石铭》仅81字,表达作者志行高逸,寓意深远,成为千古名作。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影响较大,历来受到推崇。明杨慎说:“元和以后,诗人之全集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 (《升庵外集》卷76《诗品》)尤其是《竹枝词》更为人所称道,清翁方纲认为“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卷2),后代诗人以之为楷模,学习写作者不辍。
参考文献
- 1. 《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
上一篇:《列子》的主要内容,《列子》导读
下一篇:《刘随州集》的主要内容,《刘随州集》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