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东野诗集》的主要内容,《孟东野诗集》导读
《孟东野诗集》是中唐诗人孟郊的诗歌别集。主要刊刻本有: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通行本还有:明代弘治年间杨 一清、于睿刻本,《四部丛刊》本即据此影印。今所见最早刻本为北宋宋敏求编刻的10卷本,载宋敏求《后序》一篇,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依据陶湘影印此本排印,由今人华忱之用多本参校,集后附录有 《孟郊年谱》 及 《孟郊遗事》,以资参考。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 (今浙江德清)人,“性狷介寡合”,“少隐嵩山,称处士”(《旧唐书·孟郊传》),屡试不第,于贞元十二年(796) 46岁时,才登进士第(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仕途坎坷,
一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曾任溧阳尉、协律郎。元和九年(814)兴元节度使郑余庆召为参谋,卒于赴任途中。张籍私谥为 “贞曜光生”。与韩愈交厚,时称“韩诗孟笔”,作品多描写切身经历的贫苦生活,充满不平之鸣,反映了封建时代贫寒士人的悲惨境遇。以苦吟著称,用字造句,力求古拙奇险,部分诗作流于生涩险奥,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论其成就,则远远超过贾岛。
孟郊的诗歌创作主张不蹈袭陈言,不滥用典故词藻,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显,精思苦炼,雕刻其险,“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韩愈《答孟郊》),借“复古”之名以革新诗文,一扫大历以来靡弱的诗风,主张诗歌应该“证兴亡”、“补风教”,反映社会现实。孟郊为人孤直,“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韩愈 《荐士》),“内外完好,色夷气清”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他认为: “文章者,贤人之心气也。心气乐,则文章正;心气非,则文章不正。”(《送任载、齐古 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诗序)因此,他的为人使其诗歌表现为一种“雄骜”之风,“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在中唐诗坛上独树 一帜。《全唐诗》编其诗10卷。
本诗集录诗近500首,分为乐府、感兴、咏怀等14类,书、赞各1篇附于书后。下述其特点:
1.孟郊的诗,以乐府、古体诗为主,五言古诗最多,很少律诗。广泛吸收了乐府民歌的优点,以明白晓畅的俚语入诗,如《送柳淳》、《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五言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李观《与梁肃补阙书》)他做的很少量的近体诗当中,也不受对偶和平仄的限制,显示出特有的拗折古劲的诗风。
2. 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悲惨境遇。孟郊一生穷愁不堪,“役于江南,有若不释然者”(韩愈《送孟东野序》),“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由于不从流俗,为世所不容,“裘褐悬结”,贫苦无告,其自述苦况的诗是最有特色的,渲染着惨淡、痛苦的色彩,诗句往往“从肺腑出”,多矫激不平之音,从个人荣辱得失出发,又曲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从“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秋怀》)的个人惨境,进而感叹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乱离》)的民众苦难、多忧时愤世之辞。同时,还从多方面对社会大胆揭露,如《择友》、《伤时》中的“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抨击谗人的阴险,在《寒地百姓吟》中以对比手法嘲讽豪门贵族,怜悯贫穷百姓。
3. 艺术表现有独特才能,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兼以形象化比喻,突出所表现的对象,著语不多,而恰切精当,含意深远,如“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等诗句。其诗风正如韩愈《荐士》诗所言: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余,奋猛卷海潦。”用语 “古骇毛发栗,险惊视听乖。”给人以险怪之感。孟郊诗中也不乏清新之作,如代表作 《游子吟》,就写得真挚感人,至今传诵不已。
对孟郊诗歌的评价,历来争议颇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 “郊诗托兴深微,而结体古奥,唐人自韩愈以下,莫不推之,自苏轼诗空螯小鱼之诮,始有异词,元好问论诗绝句,乃有‘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之句,当以苏尚俊迈,元尚高华,门径不同,故是丹非素,究之郊诗品格,不以二人之论减价也。”持褒义论者,有韩愈、李观等人;持贬义论者,有苏轼、严羽等人,莫衷一是。
参考文献
- 1. 陈延杰: 《孟东野诗注》。
- 2.华忱之:《孟郊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59。
上一篇:《子史精华》的主要内容,《子史精华》导读
下一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