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家藏稿》的主要内容,《梅村家藏稿》导读
《梅村家藏稿》是一部清代诗文词别集。吴伟业著。较早刊本为康熙间刊本 《梅村集》40卷,其中诗集为其学生许旭、顾湄编订,文集乃周瓒编订。该集诗18卷,收诗997首;词2卷,收词92首;文20卷,收文132篇。诗与文均分体为序。卷首有康熙八年 (1669)卢綋序,或有顺治十七年(1660)钱谦益序,而无卢序。该本有《四库全书》抄本。吴伟业集长时间即以此本传世,诗、文或分开。诗集有光绪二十五年(1898)弇山铎署重刻本,又名《吴诗校正》;另有1937年商务印书馆 《万有文库》本等。文集有宣统二年(1910)邓实辑《风雨楼丛书》本及上海神州国光社铅印本。梅村诗集有三个注本:1.靳荣藩《吴诗集览》20卷,每卷分上、下,注释较详细是该本的特点。有乾隆四十年(1775)刊本、苏州江左书林刊本、《四部备要》排印本等。2.程穆衡、杨学沆 《吴梅村先生诗编年笺注》12卷、附诗余1卷、或又附诗话1卷,程穆衡笺注,杨学沆补注。广辑本事、编年笺诗是该本的特点。多以抄本传世,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保蕴楼抄本影印《吴梅村诗集笺注》,分上、下二册,较完备;另有民国十八年(1929)排印《太昆先哲遗书》本。3.吴翌凤《吴梅村诗集笺注》18卷,注释简明、征引谨严是该本的特点。有嘉庆十九年 (1814) 沧浪吟榭原刊本、光绪十年(1884)湖北官书处刊本、1936年上海世界书局排印本等。
宣统二年(1910),武进人董康在北京得到始终不见流传的吴氏家藏稿12册,凡60卷,有吴伟业子吴暻的朱笔校注,是来源甚早且收录诗、词、文最多的吴氏集子。此即《梅村家藏稿》,有宣统三年董氏诵芬堂刻本、《四部从刊》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作为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一种,较为完备。此外,1957年4月1日 《文汇报》载端木蕻良文《吴伟业佚诗八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第一辑载叶君远辑《吴梅村诗辑佚》一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钱仲联《梦苕庵专著二种·吴梅村诗补笺》等,均可参阅。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自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太仓 (今属江苏) 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南明弘光朝拜少詹事。明亡仕清,历官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后以母病告归乡里。平生以诗名,与钱谦益、龚鼎孳合称“江左三大家”。诗、词、文而外,吴伟业还著有《绥寇纪略》以及传奇《秣陵春》、杂剧 《通天台》、《临春阁》等。
《梅村家藏稿》有顺治十七年(1660)钱谦益序及其致梅村书一封,因原稿“五十六卷以下篇叶寥寥,并作二卷”,故刊本仅58卷。其中卷1至卷20为诗,计七古101首,五古65首,七律342首,五律321首,七绝213首,五绝35首,六绝12首,五排9首,加卷后补遗诗8首,共存诗1106首。卷21至22为词,存词96首,加卷后补遗1首,共存词97首。卷23至卷57为文,计杂文16篇,序83篇,记12篇,碑铭45篇,墓表4篇,塔铭3篇,传9篇,祭文4篇,书5篇,制科6篇,疏7篇,加卷后补遗8篇,共存文202篇。卷58为诗话1卷。后附顾师轼《梅村先生世序》、及《年谱》。
吴伟业的诗歌多为哀时伤事之作,颇多兴亡之感,故国之思与议论结合在一起,有强烈的时代感,论者对其诗有“诗史”之目。他的歌行体诗如《洛阳行》、《琵琶行》、《圆圆曲》、《松山哀》、《临江参军》等直接描写当时重大事件或人物。如《圆圆曲》以吴三桂与爱妾陈圆圆的离合为线索,抒发了明清易代之际的感慨,倒叙、夹叙、追忆的技巧运用,含蓄委婉的贬斥吴三桂的卖国,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诗中云:“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又云:“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前后呼应,耐人寻味。《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以明贵妃、公主为题材抒发兴亡之感; 《悲歌赠吴季子》、《楚两生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怀念故交,情真意切;《临顿儿》、《堇山儿》、《捉船行》则痛悼战乱中人民疾苦,感人至深。吴伟业的歌行体长诗在继承唐代白居易“长庆体”诗歌的基础上又发展成“梅村体”,典雅富丽,极见才思。他的近体诗如《过淮阴有感》有云:“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天由识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对自己被迫出仕新朝深有感慨。其他如《读史杂感》、《扬州》、《怀古兼吊侯朝宗》等近体诗,或感慨时事,借古讽今;或伤怀悲景,情韵悠然。吴伟业的诗歌成就在清代是第一流的。
吴伟业的词也以抚时感事题材者为佳,如《贺新郎·病中有感》有云:“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这与他的诗《过淮阴有感》等同一韵致,寓悔意于声情悲壮之中,有很高的艺术魅力。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吴梅村词,虽非专长,然其高处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可称确评。吴伟业的文章不如他的诗有名,但也有独特的风格。《复社纪事》、《致云间同社诸子书》、《致复社诸子书》等,可为研究明清党社运动史者参考取资。
对于吴伟业的诗歌创作一般评价较高,如赵翼《瓯北诗话》卷9云:“梅村诗有不可及者二:一则神韵悉本唐人,不落宋以后腔调,而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非如学唐者之徒袭其貌也。一则庀材多用正史,不取小说家故实,而选声作色,又华艳动人,非如食古者之物而不化也。”杨际昌《国朝诗话》卷1云:“世称杜少陵为诗史,学杜者不须袭其貌,正须识此意耳。吴梅村歌行,大抵发于感怆,可歌可泣。”朱庭珍《筱园诗话》卷2云: “吴梅村祭酒诗,入手不过一艳才耳,迨国变后诸作,缠绵悱恻,凄丽苍凉,可泣可歌,哀感顽艳。”
参考文献
- 1. 《梅村家藏稿》,《四部丛刊》 本。
- 2. 钱仲联:《梦苕庵专著二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 3.《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上一篇:《梁书》的主要内容,《梁书》导读
下一篇:《梓人遗制》的主要内容,《梓人遗制》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