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经百篇》的主要内容,《兵经百篇》导读
《兵经百篇》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兵书。清揭暄撰。又名《兵法百家》、《兵法百言》、《兵镜百篇》、《兵经百字》,也简称《兵经》。现存版本较多。有清咸丰四年(1854)高氏抄本、光绪十一年 (1885)抄本流行。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经侯荣对几种手抄本校勘、释义、引证而刊行于世。民国时又有陈无闷补校本,肖天石编订本印行,流传颇广。
揭暄,字子宣,明末清初时广昌(今江西广昌)人。其父揭衷熙博学多文,家富藏书,有天书、兵书、性理书多种,揭暄少承家学,喜谈兵事,又精通天文,“深明西术”。清军入关后,曾于瑞金督兵抗清,失败后,隐居山林,著书立说,不仕而终。康熙二十八年(1689)撰《璇玑遗术》(又名《写天新书》),“其言多古今所未发”,受到当时人的好评。《兵经百篇》约成书于《璇玑遗术》之前。其著作还有 《揭子战书》、《兵法园机》、《揭子兵书》 等。
《兵经百篇》是以100个字作标题,每字一篇,论述100条治军用兵的军事原则,共约1万余字。全书由3个部分组成,分3卷 (亦有分为2卷),卷上 《智部》有先、机、势……等28篇;卷中《法部》有兴、任、将……等44篇,卷下《术部》有天、数、辟……等28篇。三个部分分别论述谋略制敌的方法,治军束伍的原则和作战注意事项。作者在书前序言中阐述自己的著作宗旨是有感于前人言兵著述多支离破碎,不成体系,所以辑传统兵学之精萃,提炼成百字加以解说。此书每字每篇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自成体系,便于精通文义的统军将领传诵忆记。
该书继承、概括了古代兵家传统思想,又具有本身的特色。与《孙子》等兵书一样,作者对待战争问题是非常慎重的,在特立的“谨”字篇中说道:“用兵者,无时非危,故无时不谨。”“慎以行师,至道也。”而慎重地对待战争则表现在:“入军如有侦,出境俨临交,获取验无害,遇阻必索奸,敌来虑有谋,我出必须计”等各个方面。但是,在使用谋略上又要胆大。他在“张”字篇中说道:“耀能以震敌,恒法也。惟无有者故称;未然者故托;不足者故盈,或设伪以疑之。”也就是虚则实之,达到慑服敌人的目的。该书还特别提倡灵活用兵,在“生”、“变”、“累”、“转”、“活”、“左”等篇中,从各个方面阐发变法与常法的关系。如在“累”字篇中强调敌变我变,处处争取主动;“左”字篇中提出反常用兵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活”字篇中,说明了应付战局变化要准备多种方案,视需要灵活运用:“活有数端:可以久,可以暂者,活于时也;可以进,可以退者,活于地也;可以往,可以来,则活于路;可以正,可以转,则活于机。”然后,又将灵活作战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并指出了灵活用兵的原则性:“兵必活而后动,计必活而后行。虽然,活中务严,严处寻活。”在用兵指导思想上,该书还突出了先发制人。把“先”字篇置于全书之首,其中分析了先发制人的4个层次:即“先声”,为调兵遣将胜敌计谋;“先手”,每战必先下手占据与敌必争之地;“先机”,为部署、谋画在先,不临阵设计,就能取胜;“先天”,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通过其他手段制止战争,使敌屈服。所以,他认为,“争先”是众目之纲,“先天”又是兵家权谋中的最高理想境界。然而,在具体的战略战术原则上,还须因时制宜,采取适当的军事原则,如遇到强敌就应“延以固己,持以窘敌,以后为先”,(《持》)即用后发制人夺取先机之利。
《兵经百篇》对军事问题论辨精微、概括提炼多合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一定的价值。李炳彦、崔彧臣的《兵经释评》(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对该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上一篇:《儿女英雄传》的主要内容,《儿女英雄传》导读
下一篇:《兵迹》的主要内容,《兵迹》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