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辨》的主要内容,《大学辨》导读
《大学辨》是否认《大学》为圣经贤传的哲学著作。明清之际陈确撰。本书及《葬书》2卷是他最重要的著述。其著作长期湮没,清嘉庆三年(1798)始由陈敬章编定 《陈乾初先生遗集》49卷,然终未付梓。1979年中华书局有依陈氏编定本的校点本《陈确集》出版,收文集18卷,别集17卷,诗集12卷,其中含 《大学辨》4卷。
陈确(1604—1677),初名道永,字非玄,后名确,字乾初,浙江海宁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年四十始与黄宗羲同受学于刘宗周门下。明亡,隐居著述,一生批判宋明理学与佛学,其学术生涯的大事,便是公开否定《大学》与 《中庸》为非圣贤之书,闻名于清初江浙一带。晚岁患拘挛,病困而卒。其主要著作还有《葬书》、《性解》、《瞽言》、《俗误解》等,编为 《陈确集》。
《大学辨》凡4卷,除辨文外,所涉尚有辨难方面的信函二十余篇,均收入 《陈确集》。
是书主要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知行观,以“《大学》言知不言行,必为禅学无疑”(《大学辨》)为纲,不仅批评了程朱之学,而且针砭了陆王之学。本书反对格物致知,欲诚其意是求知为学的开端,认为“格致工夫,直与学相终始 (《答格致诚正问》),“合意于心,而统诚于身”(《大学辨》),终身格致,“诚” 只是结果,自不可成为学之开端。因而主张“学莫先定志”,“人特患不立志耳,不用力耳。能立志,能用力,而真知出矣”( 《答张考夫书》 )。针对《大学》中将“知”限定为 “止于至善”, 及朱熹 “一旦豁然贯通”便会知至而知止的观点,本书提出了相反的命题: “道无尽,知亦无尽”(《答唯问》)。“道虽一贯,理有万殊,教学相长,未有穷尽”( 《答格致诚正问》),“天下之理无穷,一人之心有限”,“安所得有一旦贯通而释然于天下之事之理之日也哉”(《大学辨》 ) 。在“知行”关系上,本书提出了“行到然后知到”(《答张考夫书》),”力行出真知” (同上) 的观点。
《大学辨》所阐述的知行观具有明显的唯物与辩证成分,是反对程朱理学的重要著作,但由于作者晚年病废,疏于交游,本书与作者的其他著作被长期湮没,极少流传,不被后世学者重视。但本书“《大学》首章非圣经也,其传十章非贤传也”的论断,当时确 “为学者所哗”(黄宗羲《思旧录》),侯外庐先生曾说: “这怀疑无异把宋儒的家当抄没” (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
上一篇:《大学衍义补》的主要内容,《大学衍义补》导读
下一篇:《大明历》的主要内容,《大明历》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