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逸丛书》的主要内容,《古逸丛书》导读
《古逸丛书》是清末辑刊的一部专收古本秘帙的综合性丛书。清黎庶昌辑。光绪七年(1881)黎氏出使日本,搜访中土罕传的古佚秘本多种,影刻成书。全书于光绪八至十年(1882—1884)间刻成,庶昌自序谓“刻随所藏,概还其真,经始于壬午,告成于甲申,以其多古本逸编,遂命曰古逸丛书”。其搜访采择、校勘排比、筹备刻印,以宜都杨守敬居力为多,黎氏仅董其成。有清光绪中遵义黎氏日本东京使署影刻本。同时所收各书又有单行本行世,每种首册封面皆印“单行本”三字以识别。此书版后归江苏官书局,然其摹印远不如前。
黎庶昌(1837—1897),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同治间曾上《万言书》,以县令发两江,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国大臣,官至川东兵备道。著有《拙尊园丛稿》。两度出使日本,其间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古学浸衰,黎庶昌同其随员杨守敬一起廉价搜得大量古书,其中多国内不传之唐宋秘本,为不使其失传,黎氏选其中尤精者在日本就地鸠工摹刻,成《古逸丛书》。
该书共收书26种,286卷,编次不按分类。每种前附提要,略述其版本源流,书后附杨守敬所撰跋语,间亦有无跋者。所据底本以宋元旧椠及日本旧抄卷子本为多,包括唐写本1种,宋本9种,景宋抄本1种,元本3种,日本旧抄卷子本8种。这些古籍中,有一些是其书常见而版本今已不传者,如《尔雅》、《春秋穀梁传》、《论语集解》、《程氏易传》、《孝经》、《老子道德经》、《荀子》、《南华真经注疏》、《楚辞集注》、《尚书释音》等,这些古本的发现对于校勘今本的异误有重要的价值,其中有一些还是现存最早最好的本子,如《广韵》一书,在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发现以前,是古代切韵类韵书中最早最完好的,是研究中古音韵、探索汉语文字学的必需工具书。该书国内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内府刻本,而该书收入的两个本子都早于明本,一为宋本,一为元泰定本,其中宋本后附黎庶昌校札。这两个本子都是极为难得的珍贵文献。另有一些则是不见著录的、国内久已失传的典籍,其价值更难以估量。如隋杜台卿所撰《玉烛宝典》12卷(原缺卷9)是一部记述一年中诸事的时令著作,《说郛》中仅载引此书数条,此本几为全帙。《文馆词林》唐高宗时许敬宗所编的自汉至唐初的诗文总集,原书1000卷,国内久佚,清中叶其残卷陆续在日本发现,此前日本所刊《佚存丛书》中曾收其4卷,此本收入14卷,其后适园张氏又合各本汇刻为23卷,该书有重要的辑佚校勘价值,可作为研究古典文学的参考。又《日本国见在书目》1卷,为唐代流传日本的我国古籍目录,收唐及唐以前古籍1579部,此书国内长期不知,对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及中国文献史有重要的价值。宋高似孙所撰《史略》6卷,为一部史籍汇考性著作,所引资料珍贵,《四库全书》未著录,国内久已失传,此以日本所获宋本影刻,使其得以重见天日。《太平寰宇记》200卷,为宋乐史所修的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内容丰富。此书国内传本至清代已佚卷113—119共7卷,独日本所传宋本卷113—118俱在,该书据以刊入这6卷,使这部重要的地理文献几成全璧。此外如《琱玉集》(残存2卷,类书)、《碣石调幽兰》(陈丘公明撰)、《天台山记》(唐徐灵府撰)等皆为国内已失传的古佚书。
该书刻印极精,当时潘祖荫、李鸿章等人见到该书后,惊叹不已,认为这样的刻版是宋以后所没有的。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里说,《古逸丛书》“裒然巨帙,摹勒精审,毫发不爽。初印皆用日本皮纸,洁白如玉,墨如点漆,醉心悦目。”
据此书的主要编校者杨守敬说,该书亦有不当之处。杨氏在其《邻苏老人自撰年谱》里说:“黎公本文学之士,于古书源流不甚了然。当初议刊刻丛书时,我即自任为黎公每部代作一跋,而不署我之名,黎公则笑云: ‘我自有我之跋,君自为跋可也。’后遂不自作跋,亦不愿守敬作跋。故丛书如《玉烛宝典》、正平本《论语》、《史略》诸书,均有札记,皆辍不刻,至今尚存守敬箧中。”又说:“《古逸丛书》已成,督印百部,黎公以赠当时显者,皆惊为精绝,其实所刻之书不尽要典,如蔡刻《杜诗》,广东尚有刻本,《庄子注疏》亦载《道藏辑要》中,而惠琳《一切经音义》、杨上善《太素经》等书皆未刻,颇为遗恨,然黎公作主,何能尽如我意。”平心言之,黎氏力主实用,未尝天理、但书即以“古逸”标名,旨在保存濒于失传的文献,则舍常见之书而收不传之秘笈似更切当。
清末求古佚书于海外而专加刊刻者,当以黎氏此书为始,摹刻精审,基本上保存了原书的面貌。谢国桢评价该书:“虽未能抉择尽善,然士礼居而后,当首推是书,海外求书之风,由杨氏而启。”后来商务印书馆又承其宗旨,踵其体例,编刊《续古逸丛书》47种,采用影印方式,较此书更接近古书原貌,解放后又辑有《古逸丛书三编》。
上一篇:《古谣谚》的主要内容,《古谣谚》导读
下一篇:《古韵标准》的主要内容,《古韵标准》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