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宜君
儿童诗。作者柯岩。写成于1959年。收入作者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作家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这首诗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小迷糊”的形象。诗中写“小迷糊”因为劳动挺好,中队奖给他一张戏票,可到了剧场,却将戏票丢失。幸亏他还记得座位号码,才算央求收票的叔叔让他进去。中队将这张戏票奖给“小迷糊”,除了表扬他劳动态度好以外,大概还有另外用意。剧场演出的节目内容,几乎与他们中队一模一样,并且也有个“小迷糊”,而这个“小迷糊”又几乎与看戏的“小迷糊”一模一样。不过,戏中“小迷糊”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他能很快地改掉缺点和毛病。这样,使看戏的“小迷糊”产生向戏中“小迷糊”学习的念头。于是,在戏剧闭幕时,“小迷糊”去找戏中的“小迷糊”,并且和他三击掌,交上朋友。可是,正在这时,镜子里出现了奇迹:“小迷糊”不见了,出现的却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姨。由此,也可看出看戏的“小迷糊”迷糊的程度了。这时,“小迷糊”觉得很不好意思,并对这么好的阿姨扮演一个像他这样的孩子感到不解。阿姨告诉他,她的工作很重要,并且愿和他交个好朋友……从那以后,“小迷糊”终于将缺点和毛病改掉,成了一名设计师,但扮演“小迷糊”的阿姨,却一直在他心里留着深刻记忆。这首诗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不仅表现了教育孩子改正缺点和毛病的主题,而且还有教育成人热爱儿童工作的用意。
上一篇:孙宜君《“小兵”的故事》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杨新敏《“未可及”别传》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