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岚
抒情诗选集。谢冕主编。花城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该书收诗人82家,诗作212首。这些诗作选自1976至1983年全国各报刊及同期出版的诗集,其中包括写于七十年代前期而于1976年后发表的作品。诗集展现了一个时代最活跃的心灵,一代经历了黑夜的青年人,用诗的形式绘录了他们在多变的生活中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正如谢冕在导言中概括的那样:“失去了单纯感的繁复情绪的组合,重视理性的思辨,扬弃了直白的说教的曲折情致的艺术再现”。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对他所属的整体的最准确的素描,勾画了他们出于逆境而不失信念的进取姿态。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则很典型地组合了这代人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思考。有深情的叹惋,也有不曾泯灭的追求。舒婷以“美丽的哀愁”,概括了一代人的痛苦寻找的悲剧性命运,与之相联系的,是带有普泛意义的人的复归的强烈要求。雷抒雁的一曲《小草在歌唱》,在血的霞光中宣告了人和自我的觉醒。转折的时代和展开着的新生活,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诗情。骆耕野的《不满》,冷静而激越,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一种肯定意识,富于积极的时代感。张学梦的《现代化和我们自己》、曹汉俊的《中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则让人们谛听到了在共和国初盛时期出现过的昂扬的历史音响。跟这种为时代风云而呼啸相对比而存在的,是对于古老历史和民族命运的沉思。杨炼的《大雁塔》组诗、韩东的《山民》、王家新《在高高的绝壁上》、林染的《楼兰,忧郁的影子》等作品,都把诗的思绪潜入民族精神的暗流,与此同时是生命意识的上升和高扬。年龄稍长一些的青年诗人,似乎难以摆脱昨日的记忆,而更年轻的诗人,则以“青春期”的烦恼与焦躁入诗。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的差别,形成了这代人在诗歌艺术上的彼此离异。有沿袭现实主义的,注重发掘生活事件背后的隽永意义;有的则以浪漫主义的感情奔泻触撞读者的心扉;也有故意拆卸诗的典雅与庄重,而以口语化、冷抒情完成一种令人陌生的语言组合,在客观深幽中有象征意味可供寻绎,透露了诗的新变的消息。除了集中于都市的诗歌群体以外,地域性的诗群也形成各自的特征。以杨牧、周涛、章德益、林染等为代表的西部诗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辽阔的地平线,以大漠和天山为语言风貌,以坚韧的骆驼和红柳为精神象征,风格旷放豪迈而隐隐透露出边塞特有的悲慨和冷峻。东北的一批青年诗人,显示的是北方平原的冷静和凝重感。活跃在东南沿海的侨乡、特区、开放城市的作者,其诗中写进了椰风、海浪,创造了特殊的南国风情。即使在辽远的西藏,也有别具一格的“雪野诗”引人注意。部队诗人、校园诗人、女诗人的实力,都以各自的特色,在这部编选严谨的诗集中确立了位置。
上一篇:姜岚《中国当代短诗萃》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王功亮《中国新文艺大系》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