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学军
中篇小说。作者胡奇。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初版。二十多年后作了一些修改,获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小说以三个藏族孩子为了摆脱苦难,寻求幸福,而去寻求“五彩路”的过程为情节发展线索,在富有西藏草原生活气息的描写中,展开了小主人公长途跋涉,历尽艰险,终于寻到光明的生动故事,艺术地展现了康藏公路给西藏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在西藏变革中的深刻意义。作品成功地刻画了曲拉、丹珠、桑顿等藏族少年形象,既写出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精神,又力求表现他们性格的成长,描写他们看到“五彩路”以后从解放军那里获得的新思想。孤儿曲拉在艰苦的生活中养成了爱沉思和有主见的性格特点,他把对领主的仇恨深深地埋在心底,比桑顿和丹珠显得早熟。当灼热的沙地、奇冷的雪山、恶狼出没的草原、茫茫无际的森林、汹涌的大江,以及饥饿、雪盲等等向他们袭来时,他始终坚定地领着伙伴们奋勇前进。后来,他成了本村第一批少先队员,在平息西藏叛乱中,当上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丹珠是五十年前江孜炮台抗英爱国战士聂金的小孙子,勇敢坚强,曾用爷爷传给他的那把杀过侵略者的腰刀,砍杀了草原上凶恶的独眼狼,保护了小伙伴。他争强好胜,性情开朗,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讲起故事绘声绘色。他富于幻想、思路敏捷、爱好提问,像海绵一样汲取新知识。他不自私,即使在极度饥饿中,也不用黑貂皮为自己单独换吃的。这个形象较好地体现了藏族少年的特点,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小英雄。此外,作者还用俭省的笔墨勾勒了性情淳厚的桑顿,和善良质朴、信守诺言的娜木的形象。小说中那神奇壮美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情和迷人的魅力。那绣着牡丹的红色长统靴、金线编织的帽子、绿色的腰带、黑色的帐篷等记录着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散发着强烈的草原气息。小说中引用了许多富有藏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歌,人物对话也适当运用了藏民爱用的比兴表达方式和谚语、格言等,语言优美朴素。小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描写人物和铺陈故事之间,有时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更多地注意故事的曲折生动,相对地削弱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性格发展显得有些表面化。
上一篇:林道立《云梦断忆》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杨新敏《五月》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