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蒋亚林
散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8月出版。辑集1954——1966年间傅雷夫妇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一百二十七封书信。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曾交代写作它们的用意:是把对方当作讨论艺术的对手,激发儿子的感想,并借通信训练儿子的文笔。家书中,傅雷多次谈到处世为人方面的问题,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human,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家××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1954年12月27日》信)。在另一些信中,他要求儿子以一颗诚朴之心对待生活,对待人类,要艺术第一,事业第一。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他对儿子极为关心。傅聪留学波兰时,傅雷于信中列举他日常举止所存在的毛病,指出坐立行走,接物待人,演奏谢幕,都要顺应西洋礼仪,不可随意。傅雷还不时总结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告诫儿子要“平衡身心,平衡理智与感情,节制肉欲,节制感情”,这对事业大有好处(《1957年3月18日》信);人生要耐得住孤独,不惧怕孤独,“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1954年10月13日》信)。当儿子处于恋爱之时,他告语,“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着,必招致后来的无穷的痛苦”(《1959年10月1日》信)。家书中更多内容则是对傅聪音乐事业的悉心指导。当傅聪在波兰即将参加演出比赛,他叮嘱要把得失成败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不要在精神上形成过重的负荷。演出成功,他又提醒要保持清醒的理智,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信中,他还经常与儿子切磋莫扎特、贝多芬、克里斯朵夫、肖邦等西方音乐家的创作风格,评介中国及西方的文学、绘画、雕塑的长短优劣、发展历程,陈述自己的艺术见解,强调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通的人间性,“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此外,家书中还不时谈到祖国建设的面貌,文化艺术的状况,思想意识领域的形势,以及自己生活与译著情况。贯穿全书的情意,是要求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用严肃审慎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信中,既有父亲深情的发抒,又有艺术旨微的探究,文笔“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傅敏《后记》)。
上一篇:庞守英《倾斜的阁楼》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孙宜君《傣族人之歌》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