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达 张博华
长篇小说。作者柯云路。发表于《当代》1986年第1、2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系长篇小说《新星》的姊妹篇——《京都》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余两部为《衰与荣》、《灭与生》)。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分别写1982年夏季某个周末的一夜一昼之内发生在北京的一些日常生活故事。李向南的地位虽已不象在《新星》中那么突出,但他仍不失为作品的主人公,许多人物和情节都是围绕着他而设置而展开的。故事的开头,李向南一走下火车,就在北京站遇到了顾晓鹰、顾小莉、林虹、黄平平这样一男三女。对于李向南来说,顾晓鹰既是情敌、又是政敌;三个女子也都是与李有着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的角色。而且,女记者黄平平还是专门跑来通报情况的:今天的报上登了一篇关于李向南的通讯,赞扬他为“一颗正在升起的新星”;同时,有一份“内参”,却在指斥他是政治野心家、是生活作风上的道德败坏者。京城里,凡是知道李向南的人都在议论着他,有褒之者,亦有贬之者。李向南所在省的省委书记顾恒,在自己的家中听了儿子顾晓鹰、女儿顾小莉关于李向南的行状的介绍,过去建立起的对李的信任发生了动摇;李向南的父亲李海山部长,面对着报纸和“内参”,也为儿子而忧心、而烦恼。李向南回到家中,便不可避免地遇上了一场争论。一个夜晚就在不平静中过去了。第二天上午,李向南两次造访顾家,本想找顾恒好好谈谈,但顾恒都不在家,被顾夫人景立贞端着架子教训和挖苦了一顿。在这种近乎不可理喻的高干夫人面前,李向南又能怎样呢?为了帮助李向南化解“内参”造成的危机,中午,黄平平带领李向南来到了靳一峰家。在这位高级领导人面前,李向南力陈关于改革的“总体研究”设想,取得了靳一峰的首肯。午后,一位外国记者来访,靳一峰便把李向南推上了主要被采访者的地位,李向南懂得,这是他对自己的最好帮助。作品在描写李向南在改革事业上遇到的问题、烦恼及奋斗、挣扎的同时,还描写了他在爱情生活上的遭际和矛盾心理。这特别表现在他同顾小莉、林虹的感情关系中。早晨,他来到顾家,顾恒不在,顾小莉接待了他。在小莉的房间里,这位感情热烈的姑娘甚至连换衣服也不回避他,并和他拥抱在了一起。下午,他和她又一起参加了一个“哲学——艺术月会”,后来便一同去北海划船,在倾盆大雨之中,两人又狂热地长时间地接吻。故事结束在景山上的一次“中国大趋势与我们怎么办”的讨论会之后。李向南在发言的时候,忽然发现了林虹,他于是和小莉匆匆分手,来到了林虹身边。她告诉他,她已经准备接受邀请去演电影了。李向南为她高兴,同时也隐隐感到仿佛失落了什么。当他要说出自己的爱情抉择时,林虹的回答是:“我们永远这样当朋友,只有这样才美好。”也是在景山上,也是在讨论会快要结束的时候,黄平平又给李向南带来了一个来自上面的可靠消息:“说你……快不行了。”作品在重点刻画李向南的形象的同时,还描绘了李、顾、黄、范四个家族和与之相关联的上百个人物,如被不幸婚姻折磨的李文静,无所事事沉溺食色的顾晓鹰,追求“难眩以伪”却难免被“伪”所“眩”的顾恒,思想僵化权欲不减的黄公愚,浅薄无知只会卖弄色相的赵世芬,把入党看作人生目的思想麻木的吴凤珠,不甘于碌碌无为却迫于环境一生无为的范书鸿,善良懦弱而又性变态的范丹妮……总之,作品以宏阔的规模、丰富的场景、复杂的矛盾、纷纭的社会问题,全方位地展现了处在伟大而艰难的变革中的城市各个层次的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基本是现实主义的,又融合了其他尤其是现代派的多种手法,作者自称是“现代现实主义”。发表后,引出诸多评论,并有争议。
上一篇:李晓晔《多思的年华》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张成林《大兴安岭大火灾》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