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咏[安徽]·黄山的山水名胜诗词赏析
(唐)李白
黄山四千仞①,三十二莲峰②。
丹崖夹石柱, 菡萏金芙蓉③。
伊昔升绝顶④,俯窥天目松⑤。
仙人炼玉处⑥,羽化留余踪⑦。
亦闻温伯雪⑧,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⑨,攀岩历万重⑩。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 乘桥蹑彩虹。
【题解】黄山在安徽南部,跨歙、黟、太平、休宁四县,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秦称黟山,因传说黄帝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747)诏改黄山。主要风景区有150多平方公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著名胜景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奇伟险幻,气象万千,历来认为其集泰岳、华山、衡岳、匡庐、雁荡、峨眉之长,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李白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或十三年(754)其往来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时。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以绮丽的语言描述了黄山美丽的景色。温处士,名不详,古时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为处士。白鹅峰又名面壁峰,黄山三十六小峰之一 ,在白鹅岭东,石门峰与乌泥岭之间。
【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山西《太原早秋》诗。
【注释】
①仞: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以八尺为一仞。此言四千仞为夸张的说法。②三十二莲峰:黄山众山峰,多如莲花、莲蕊之状,故称莲峰。现在一般认为黄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大约当时只知三十二峰。③菡萏(han dan)、芙蓉:荷花未开之蓓蕾称为“菡萏”,已开之花朵称为“芙蓉”。此言顶部圆平的山峰如含苞的蓓蕾,而顶部绽开的山峰如盛开的荷花。④伊昔:往昔。⑤天目:天目山,在浙江省西北部,因山上有两湖,如双目,故称。《郡国志》:“浙江天目山高一万八千丈,仅及黄山之麓。”⑥此句写炼丹峰。《黄山志定本》:“炼丹峰高八百七十仞。相传浮丘公炼丹峰顶,经八甲子,丹始成,黄帝服七粒,不藉云霭,升空游戏。”⑦羽化:古称成仙为“羽化”。⑧温伯雪:《庄子》载,温伯雪是春秋时受到孔子崇敬的贤者,这里借用其名以赞喻温处士。⑨采秀:这里是探胜之意。辞:辞别,告别。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⑩攀岩:一作“攀峦”。归休:原指回家休息,此指归隐。白鹅岭:在白鹅峰下,西连棋石峰,是“东海”与“后海”的分水岭。丹砂井:大概指朱砂泉,即汤泉,在紫石峰,为优良的温泉,据说其水自朱砂峰流来。凤吹:指笙箫等音乐,常指仙乐。时来:届时而来。云车:传说中仙人所乘之车。尔:你。整:整治、备办。陵阳: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县,相传是窦子明成仙处。回溪:曲折回环的小溪。渡:一作“度”。十六渡,泛指溪流众多。乘桥蹑彩虹:一说为跨天桥如踏彩虹,一说为以彩虹为桥。两说均通。黄山有名天桥者,又称仙人桥,在炼丹台,“两峰绝处各出峭石,接而不合,登者莫不叹为观止”(《黄山志》)。
上一篇:(清)施闰章《书山门石壁》咏安徽山门诗词
下一篇:(唐)韦绶《郡治楼望黄山》咏安徽黄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