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半城
“冯半城,俞一角,张王李姓拼一角”是一句慈城老话,意思是冯姓人家占了慈城的半座城,冯姓是慈城的第一大姓。《溪上遗闻集录》亦云:“冯氏于溪上门第推第一”,也是说慈城冯氏在老慈溪县范围门第堪称第一。
自明嘉靖以来,仅属统宗祠下冯燮一脉的慈城冯姓名人就有布政使冯叔吉、襄阳知府冯若愚、天津巡抚冯元飏、兵部尚书冯元飈、名士冯元仲等。如今慈城小东门一带有福字门头、布政房、冯宅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都属于“冯半城”。
冯燮,字光茂。据县志记载,他“九入棘试,终不遇”。按科举每三年一次计,他考了9次,至少过了27年,还是没能获得一官半职;后来做大官的是他的儿孙们。虽然考运不佳,但他这人很有胆略,有号召力。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突袭慈城,居民们猝不及防,死伤无数。当时冯燮正在家中摆酒宴客,危急时刻,他沉着指挥部族子弟进行防御,守住街巷路口,使倭寇不敢来攻,保住了以他家为中心的一大片街区。倭寇退走后,乡绅们商议要不要建城墙防御:有人主张亡羊补牢,赶紧建城墙;也有人担心倭乱之后民生艰难,财力不足。这时,冯燮率先捐出自家土地,用于建城墙,为全县士绅带了一个好头,使慈城城墙得以迅速建成。
冯燮的长子冯叔吉,字汝迪,二十岁就参加了乡试,成绩排第四名,第二年成进士。就考运而言,比他父亲强多了。叔吉官至湖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本来还有上升空间,他却主动辞官回乡了,那年他刚满五十岁。也是在那一年,他的长子冯若吕也考中了举人,叔吉高兴地说:“我二十出头做官,五十岁辞官归里,老天对我太眷顾了。”于是将堂屋取名“留余”,意思是为子孙留余庆,语出司马光《家范》——司马光的父亲做了侍从之后常说:“吾所得已多,当留以子孙。”叔吉辞官后不断做好事,荒年赈灾,救人无数。没过几年,他的二儿子冯若舒也考中进士,喜报传来,叔吉烧掉债券,为穷人免除债务,减免田租十分之二,又在西门外建漏泽园,为穷人提供丛葬地。
冯叔吉的亲弟冯季兆,是一位举人,曾任工部司务,官不大,但至孝。当年听说倭寇袭扰慈城,他立即动身,跋涉千里回家照看父母,所幸父母都安然无恙。后来母亲病重,他祈祷上苍,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取母亲的寿命。奔父丧那次,由于赶路匆忙,乘坐的船沉没,差点丧命。他教子有方,儿孙们都很有出息。
冯宅
冯季兆之子冯若愚,字明甫。曾任襄阳知府九年,为官正直。当时襄阳富裕,朝中宦官视为奇货,打着奉旨开矿的幌子,到襄阳肆意提高税赋,还召集一帮亡命之徒充当爪牙,四处为非作歹。若愚虽然拿这些皇帝派来的宦官没办法,却找准机会,抓住宦官的爪牙数十人加以严惩,将他们绑上石头沉入江中处死,全郡老百姓拍手称快。不过他也因此得罪宦官势力,虽然政绩卓著,却多年得不到提拔。他的两个儿子元飏、元飈,一个是都御史,一个是兵部尚书,人称“大小冯君”,都是对明王朝的最后存亡起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冯宅俯瞰图
冯元飈,字尔弢。他是崇祯朝十七年间任命的十四位兵部尚书中的第十三位。崇祯十六年(1643)前后,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元飈抱病就任兵部尚书。当时他的战略方针是以孙传庭治兵关中牵制李自成,以左良玉坚壁襄阳专办张献忠,打一场持久战。他反对不切实际的速胜论,认为辽东战乱二十年,明军之所以多次溃败,就因为急于求成。他甚至用自己的性命担保:“皇上如必以战速为利,迟为钝,请先收付臣狱,一战而胜,斩臣可也。”可惜他的正确主张没能实行多久。在他生病期间,崇祯帝严令孙传庭出战,重演了唐玄宗强令哥舒翰出潼关迎战安禄山导致溃败那一幕:孙传庭兵败战死,崇祯帝失去了最后一张王牌,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此后元飈病情更加严重,他推荐史可法、李邦华继任兵部尚书,但崇祯帝偏偏相中了后来“率先从贼”的张缙彦。元飈拖着病体回乡,途中得知崇祯帝吊死煤山,不到六个月,他也在痛苦忧愤中去世,年仅四十七岁,临终留下遗言:穿丧服入殓,去向先帝请罪。
元飈的长兄元飏曾任天津巡抚。在李自成进攻北京前夕,元飏预感京城会守不住,他向崇祯帝建议:他已准备海船200艘,皇帝可以从海路撤退至南京,这样至少还能守住江南半壁。但此时崇祯帝坚持“国君死社稷”,非但自己不走,也不让已经15岁的太子到南京去。结果北京陷落,几个皇子全部下落不明。于是在南京的大臣只能拥立昏庸无能的福王即位,任由马士英、阮大铖等一帮奸臣胡作非为。很快,江南半壁也丢了。
明朝灭亡,从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年的清朝统治,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认为:这一场变故乃是“种族的悲剧”。元飏、元飈兄弟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他们的忠言奇谋未被采纳,否则这场“种族的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明末文豪钱谦益曾为好友元飏撰写墓志铭,说二冯兄弟极为友爱:兄教弟学业,弟早于兄考中进士,兄弟俩令名远扬,被人比作汉代“大小冯君”,连皇帝都知道他们的贤名。黄宗羲《思旧录》回忆二冯兄弟,也说他们彼此非常友爱:两家儿女一起吃饭,衣服换着穿;弟侍兄如父,娣敬姒如母。兄病重,弟贵为兵部尚书,亲自侍疾;兄病故,弟仅过了七日,也随兄而去。
元飏之子冯恺琦也是一位孝子。因痛念父亲壮志未酬,他一生都穿丧服以示悼念,并以此抗拒清初的“剃发易服”——因当时规定“居父母之丧者不剃发”。元飏葬于慈溪小渔山,恺琦自号“渔山稚子”,以此表示对父亲永远的怀念。
一、贞节坊
在慈城金家井巷口有一座贞节坊,上面镌刻“旌表明故儒冯若陶妻陈氏之门”。坊表的主人冯若陶妻陈氏,也就是冯叔吉的儿媳,名士冯元仲的母亲。
据县志记载,冯若陶嗜酒如命,妻子陈氏多次相劝,皆不听,最终死于酗酒。那年陈氏才二十四岁,也想一死了之。这时公婆把她四岁的儿子冯元仲牵到面前,陈氏顿时醒悟,跪在丈夫灵柩前默默祈祷——保佑孤儿长大。为了儿子,她要坚强活下去。从此严格督促儿子读书,终于把他培养成了一代名士。她也因守节抚孤获得旌表。
冯元仲,字次牧。明朝的灭亡断送了他的仕途,从此作为遗民,隐居慈城小东门外汤山。他将汤山改名天益山,筑天益山堂;旁有元代善士陈绍当年的望烟楼。元仲晓起登楼,看见城中人家无炊烟者。就给人家送去钱米。有一年乡里闹饥荒,元仲设粥厂赈灾,他和友人前去察看,发现有位书生一脸饥容,却还不好意思上去领粥吃。元仲大声招呼他说:“粥煮得不错呀,为什么不一起来吃?”自己先盛一碗吃,友人们也都一起吃了;这时那个书生才放下面子,去吃了个饱。有房客带着母亲租住元仲的房子,好几年付不起房租,后来实在不好意思了,只能偷偷溜走,暂住在城门楼里。正值岁末,元仲得知消息后亲自冒雪前往,硬把那对母子请了回来,非但不收房租,还送给他们米和肉。
后来元仲家业中落,却一点不放在心上,非但不去向人家讨债,还把别人当初写给他的欠条当窗纸糊起来挡风。有人说元仲是一个败家子,其实他就像孔子的高徒子贡的后代端木叔——生前仗义疏财,死后无钱下葬。墨子的学生禽滑釐批评端木叔,说他:“狂人也,辱其祖矣。”孔子的再传弟子段干木却说:“端木叔,达人也,德过其祖矣。”——元仲也称得上是一位“德过其祖”的达人了。
冯岳彩绘台门正门
二、冯岳彩绘台门
由小东门冯宅往太湖路方向,有一座冯岳彩绘台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人冯岳,字望之,官居南京刑部尚书。光绪《慈溪县志》有“冯燮传”,称冯燮“与从兄岳、璋齐名”,可见他们是同族。自明嘉靖以来,光他们这一脉就出了两个尚书,所以称“南省名家”。
冯岳的曾祖冯民,字天民。明英宗时曾以征辟参加廷试,因纵论时事遭权相嫉恨,未能授官。当时的兵部尚书项忠称他有王佐之才,很替他惋惜。冯民归里后潜心研究儒学,被学者尊称为惜阴先生。
冯岳的祖父冯钝,字伯聪。远赴福建担任县学教谕六年,乐育英才,经常用自己微薄的薪金资助寒门贫士。在他告老还乡后,当地诸生将其牌位供奉于名宦祠。
冯岳的曾祖和祖父均无赫赫功名,县志记载他们的事迹,意在告诉后人:冯岳的功名节操堪称慈城人的骄傲,然而就像芝草醴泉不会无缘无故出现,一定是祖先积德,才能养育出冯岳这样的完人。
冯岳彩绘台门是浙东明代门楼彩绘和雕刻保存最好的一处
冯岳确实是一位十分完美的封建时代的循吏。《明神宗实录》称赞他“素负清望,兼富军功,在朝在乡,居然型范,士论重之”。关于他的事迹,县志及《南京刑部尚书冯公岳家状》主要讲了四件事:一是恤刑清理积案,释放大批被关押的穷人,前后达一千五百余人;甚至自己掏钱为囚犯赎身,江西、山东两省监狱为之一空。二是担任湖广川贵总督,统兵四万平定湘黔叛乱,指挥部将斩杀万余人。三是非常清廉,虽官至尚书,寿终时却连棺材都是借的,“箧中所遗仅一缣,至假棺以殓”。冯岳担任顺天府尹时,当国者贪得无厌,冯岳去见他,只送他两条手帕,还笑着说:“京兆二帕,乃重于百镒。”四是德行完美,做官三十年,从未因过失遭弹劾,这在当时官场是极其罕见的,因此被称为“完节尚书”,故居称“完节坊”。冯岳享年八十七岁,是“无疾端坐而逝”。
冯岳功名赫赫,他的儿孙均得以授官:长子冯熙皞,官至南京后军都督府经历司都事;次子冯熙采,官至云南鹤庆知府;孙子冯宇,官至常州通判。
在冯岳彩绘台门东边有一口“三娘井”,民间传说著名的“三娘教子”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这个“子”就是冯岳,“三娘”是他的后母。但这个传说并不见于方志记载。
三、名贤世家
除了冯岳、冯燮一脉,“冯半城”里还有一脉被称为“名贤世家”。据专家考证,当代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先生祖籍慈城,其直系十七代祖是明淮王府长史冯厚,即“名贤世家”第一代。而冯厚的父母也是一对孝子节妇。
冯厚的父亲叫冯黓。冯黓少年时,他的父亲谪戍贵州,再也没能回来。冯黓从小就非常孝顺母亲,爱敬兄长,可他的兄长脾气很坏。有一次,兄长揪住他的头发要打他,冯黓急忙拔下头上的铁簪插进墙缝里,兄长见状打得更凶了。到第二天,兄长遇见他还骂:“昨天你还想挖墙上的石头砸我?”冯黓说:“是我怕头上的铁簪刺伤你的手,所以拔下来插进墙洞里。”兄长不信,直到找到墙缝里插的铁簪,才感到很后悔。后来他的兄长也获罪谪戍燕京。冯黓听说兄长在那边病得厉害,就去对母亲说:“虽然很不愿意离开母亲,但兄长那边缺衣少食,只能由我给他送去。”他怕母亲担心,没有说起兄长病重的事。临行前,他再三嘱咐妻子潘氏要照顾婆婆,妻子拿出仅有的陪嫁首饰给他当路费。来到燕京,他顶替兄长服役,不幸死在了那边。
冯黓替兄顶罪,一去不返,当时妻子潘氏正怀孕,家徒四壁,无依无靠。而潘氏发誓道:“丈夫为义而死,我也决不因贫困改节。”她生下儿子冯厚,抚孤守节,昼夜纺绩,供儿子读书。后来冯厚因通晓经学,品行端正,被皇帝选为淮王府伴读,迁长史,做了明朝藩王的老师。冯厚事母至孝,潘氏苦尽甘来。
冯厚之子冯钢,字尚坚。他子承父业,也在淮王府任职。当初宁王朱宸濠向淮王府索取瑶琴,被冯钢拒绝;又请旗纛,冯钢直言:“这不是请隧问鼎,图谋不轨吗?”明确指出宸濠有谋反之心。宸濠非常恨他,暗地里将他抓到宁王府拷打。冯钢坚贞不屈,朱宸濠没办法,只能将他放回。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起兵造反,却只过了四十三天,就被王阳明俘获,押送至北京处死。当初就因为冯钢坚持原则,阻止淮王与宁王来往,才使得淮王没有因宁王谋反而受到牵连。
冯钢之子光浙,光浙之子冯柯,也都在藩王府任职,做那些不成器的藩王的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济世才能的发挥。
冯柯之子冯烶,万历十三年(1585)考中解元,万历二十年(1592)成进士。他担任县令时平反冤案,释放了一百多蒙冤入狱的人,这些人为表示感恩,均自愿改姓为“烶”。他为官二十年,民怀其德,而自己家里没有良田美宅。他把祖产让给兄长,甚至拿出自己妻子的首饰来救济族人。
冯厚、冯钢、冯光浙、冯柯、冯烶,一家五代人相继名列于本县乡贤祠内,所以被称为“名贤世家”。
四、弃子救母
《明史·孝义传》里有一个关于慈溪孝子冯象临的故事。
冯象临的父亲冯任,字重夫。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以边才擢副都御史,巡抚永平及山海关,设水师,练火阵,筑南北翼两城,葺治城墙千余丈,曾几次打败清军入侵。在任五年,以积劳乞归。在他去世前两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前三年,他还有机会出任兵部尚书——“辛巳(1641),推中枢,坚辞不出。”之后才有他的族人冯元飈抱病担任崇祯朝的倒数第二任兵部尚书。
冯象临是一名秀才,曾随父亲暂住京城官邸。一天夜里突遇火灾,象临先从火焰中背出母亲,又冲入火场背出父亲,挟出弟弟,此时半身已严重烧伤。听闻妹妹还在里面,母亲哭着要亲自去救,象临最后一次冲入烈焰去救妹妹,自己终因烧伤过重不治身亡。
冯象临的妹妹冯魁姐,那年才十四岁。火灾发生时,象临冒死来救,她却以不合礼教拒绝逃生,说:“吾衣裳不具不可起,且不可就兄抱。为我谢父母,有死而已。”——宁可被烧死,也不愿没穿好衣服就让哥哥抱出去。今人可能认为她很迂腐,古人却将她比作春秋时宋国烈女伯姬——“君子以比宋伯姬之烈”。
冯象临的曾祖冯世杰,也是一位孝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突袭慈城,世杰扶着母亲、背着幼子逃命。仓皇间,母亲掉进水里,世杰赶紧将她救上岸,可是母亲衣服全湿,穿在身上很重,再加上受了惊吓,更走不动了。情况万分紧急,世杰毅然丢下幼子,背起母亲逃命,入夜抵达住所。不多久,他的弟弟把被他丢弃的幼子也给抱回来了。全家人劫后重逢,惊喜万分——乡人们也都说这是冯世杰孝感所致。后来,因孙子冯任做了大官,世杰也因此获得朝廷追封。
五、“冯半城”的慈善故事
冯制,字公初。宋仁宗康定年间,慈溪发生严重饥荒,冯制家有谷粮数千斛,全部捐出用于赈灾,救活饥民百余家。他家农田旁有古陂,县令牟经尊师重教,将古陂送给乡先生王致、杨适耕种,但附近农民几次抢夺古陂蓄水。为避免用水纠纷,冯制带领附近农民修整古渠,引江潮水灌溉,从此附近农民再也不用抢水了。王致、杨适为了感谢冯制,愿割让一部分陂田作为寿礼,冯制坚辞不受。在钱塘的时候,有朋友钱寺丞遭人逼债,冯制代为偿还。他一生做好事无数,弟弟、儿子、侄子相继考中进士,印证了“好人必有好报”这句老话。
冯世泰,字子明。佃农王某因私自贩卖获罪,被迫卖妻还债,世泰代为偿还。后来王某生子,取名“冯生”,以此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他曾于蛟川西南二十里重建废桥,人称“冯公桥”。
慈城东悬岭是古时候的交通要道,常有猛兽出没。冯觉晓在此捐地建萃缘庵,召僧人居住,从此猛兽匿迹,行人亦可借萃缘庵遮风避雨。乡人敬仰他的美德,公举他为乡饮宾。
冯云祥是清代大富商。道光咸丰年间,他为清政府捐了数十万两银子作为兵饷;宁波府所属六县富商,就数他捐得最多——“输饷至数十万金,为六邑倡。”为了表示奖励,清政府特地给慈溪县增加了10个县学生名额。除了输饷,他还重建慈湖书院,置学田,修文庙,前后捐银无数。
六、“冯半城”的清官循吏
冯芳,字德秀。永乐十五年(1417)举于乡。宣宗时赴吏部应选,当时太后发愿大规模抄写佛经,挑选贡士中擅长书法的人来为她抄写,完成之后可享受进士待遇,机会难得。冯芳是被选中的三十三人之一,而他却向皇帝上书推辞,说:“微臣若因抄写佛经获得官职,那还要十年寒窗读圣贤书干什么?万死不敢奉诏。”皇帝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说:“真是迂腐透顶死脑筋的举人啊,既然放弃机会,就让他去教书吧。”于是任四川长乐训导,转河南洛阳教谕,前后十八年一直没有获得升迁。那些读书人敬仰他义不苟取的品德,称他长寿先生。
冯泾,字伯清。正德九年(1514)进士,曾任礼部员外郎。正德十四年(1519),江彬怂恿武宗巡游江南,冯泾与同僚竭力劝阻,惹得皇帝大怒,被罚跪午门五日,复廷杖五十。冯泾体弱,受完廷杖后高喊“江彬误国”,气绝身亡。他死后,因家贫,家人竟无力将其灵柩运回故乡安葬。
冯成能,字子经。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清官海瑞因犯言直谏触怒皇帝,不但挨了廷杖被关进监狱,还可能被处死。成能与同乡颜鲸在朝堂上呼吁,说:“海瑞说出了我们这些谏臣该说却不敢说的话,现在,我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皇帝错杀忠臣呢?”大臣们被感动了,纷纷向皇帝请愿,终于保住了海瑞的性命。
冯萼舒,字韡卿。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曾任太平知府。有一次官署火灾,延烧至监狱,萼舒把所有囚徒都转移到监狱外面。等火熄灭,所有囚徒自动入监,无一人逃走。人们都说是萼舒的仁德感化了囚徒。萼舒的父亲冯起纶、儿子冯佩实都是进士。
明代《暖姝由笔》记载一个慈溪冯元孝判案的故事:元孝为知县时,有乡民来打官司,说两家牛打架,一头牛被另一头牛顶死了,问大老爷怎么办,元孝批云:“两家牛斗,一死一生。死者同剥,生者同耕。”意思是被顶死的牛两家分着吃肉,活着的牛两家共同使用。短短十六字的判决,体现了民法“过失相抵”的原则,使两家都能接受。
上一篇:慈城《倭寇屠刀下的12位孝子》
下一篇:慈城《刘氏贞节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