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虔州八境图八首》咏[江西]·赣州的山水名胜诗词赏析
(宋)苏轼
坐看奔湍绕石楼①,使君高会百无忧②。
三犀窃鄙秦太守③,八吟聊同沈隐侯④。
涛头寂寞打城还, 章贡台前暮霭寒⑤。
倦客登临无限思, 孤云落日是长安⑥。
白鹊楼前翠作堆⑦,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 不寄梅花远信来⑧。
朱楼深处日微明, 皂盖归时酒半醒⑨。
薄暮渔樵人去尽, 碧溪青嶂绕螺亭⑩。
使君那暇日参禅, 一望丛林一怅然(11)。
成佛莫教灵运后(12),著鞭从使祖生先(13)。
却从尘外望尘中(14),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15),只寻孤塔认西东(16)。
烟云缥缈郁孤台(17),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18),绛宫明灭是蓬莱(19)。
回峰乱嶂郁参差, 云外高人世得知(20)?
谁向空山弄明月(21),山中木客解吟诗(21)。
【题解】虔州即赣州。隋置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地处江西南部,章贡二水汇合处。因赣江穿经州境而得名。始筑城于西汉初,为赣县治所。地当大庾岭路交通要冲,古为军事重镇,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境内江溪纵横,山峦摇翠,风光秀丽。此是作者为“八境图”画所题配的八首诗,分别描绘了赣州八处景点的奇丽风光。“八境”指八境台、章贡台、白鹊楼、螺亭、马祖亭、尘外亭、郁孤台、崆峒山八处景物。诗前原有小引曰:“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从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且子不见夫日乎,其旦如盘,其中如珠,其夕如破璧,此岂三日也哉!苟如夫境之为八也,则凡寒暑、朝夕、雨旸、晦冥之异,坐立、行走、哀乐、喜怒之变,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有不可胜数者矣,岂特八乎!”苏子,苏轼自谓。南康,赣州古称,西晋置南康郡于今赣州,隋废。
【注释】
①石楼:指八境台。②使君:旧时尊称州郡长官。此指虔州知州孔宗翰。高会:谓盛会。③窃鄙:私下轻视。秦太守:指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他曾兴修水利,造石犀牛五头以镇水怪。后两头沉入江底,剩下三头。④沈隐侯:南朝梁文学家沈约,生前封为侯,死后谥“隐”,故称“沈隐侯”。沈约任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时,于郡城南建元畅楼,并作《登台望秋月》等八首诗,时称八咏诗。后人因诗改元畅楼为“八咏楼”。⑤章贡台:故址在章水贡水交流处。⑥长安:汉唐首都。《赣州府志》载唐李勉为赣州刺史,登郁孤台北望,慨然曰:“予虽不及子牟,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乃易匾为“望阙”。此当用此典,谓虽为逐臣而心在魏阙。⑦白鹊楼:在八境台北。⑧梅花远信:南朝宋人陆凯与范晔交好,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并附诗云: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喻书信。⑨皂盖:指皂盖楼,在虔州治所后。⑩螺亭:旧址在赣县东南70里。(11)丛林:寺院的别称。(12)灵运: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讥讽信佛至诚的会稽太守孟凯说: “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13)祖生:指东晋祖逖。少有大志,夜闻鸡起舞练剑,发誓收复中原。祖逖少时好友刘琨,初闻祖逖为朝廷所用,对人说: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表示不甘落后。(14)尘外:亭名,在赣县城附近。尘中:眼前景物。(15)向背:正面和反面。(16)孤塔:指慈云塔,在赣州市东北。(17)郁孤台:在赣州市西北隅田螺岭。(18)之罘(fu):山名,在今山东烟台市北,三面环海。海市: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观。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称为海市蜃楼。(19)绛宫:红色宫殿。绛,深红色。(20)云外:指山巅深处。高人:指隐士。得:岂得,反诘副词。(21)弄明月:指赏月。(22)木客:传说中的深山精怪,形状似人。
上一篇:(宋)苏轼《八月七日初人赣过惶恐滩》咏江西十八滩诗词
下一篇:(宋)文天祥《八境台》咏江西八境台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