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①
绝好江山谁看取? 涛声怒断浙江潮。
【注释】 ①白马市中箫:春秋时,楚臣伍子胥逃到吴国,初无人赏识,便吹箫求食于街头,后为吴王所重用。当夫差打败越王勾践时,伍力谏杀越王,不听,反赐剑让其自杀。相传伍临死时嘱其子把自己尸体投入钱塘江,以便早晚乘潮来观看吴国的灭亡,后伍的怨气化为怒潮,传说还有人见他乘素车白马立于江潮头上。
【鉴赏】 这首七绝是在光绪二十五年 (1899) 作者流亡日本时,听说意大利用武力威迫清政府,强行租借浙江重要军港三门湾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对祖国危亡的关注。
诗以用古事喻己开篇,引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念,从而设问: 有谁来保卫她不受帝国主义的侵犯?这是一首反帝爱国的抒情小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梦幻手法,勾勒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心底的怨愤和抑郁渲泄出来,发挥了强烈的感染力。短短二十八字,容量极为丰富: 有变法维新的雄图不得施展的 “愤”,有对清廷顽固派的 “怨”,有流亡国外的 “凄怆”,有对故乡和祖国的 “眷恋”; 还有对侵略者的 “怒斥”,对妥协投降派的 “鞭打”; 也有对爱国志士的 “召唤”,对国势危亡的 “悲愁”。诗人笔锋所及,好像信手挥洒,仔细品味,则一脉贯通。这脉,便是 “反帝爱国”。诗人时而以古人喻自己处境,化典无痕; 时而描写梦境比喻思归故国,直抒胸臆; 时而设问大声疾呼保卫锦绣河山; 时而怒潮汹涌,形象生动自然。这条感情脉络,时显时隐,步步深化,形成全诗浑然一体的结构。且语浅情深,辞简意远,读后余韵悠然,产生联想,给人以苍茫沉郁的美感。
文章作者:万寒侠
上一篇:爱国诗词《朱蕴山·长夜见月有怀》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爱国诗词《邓雅声·霜匣龙吟剑气寒》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