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萧条亭障远,悽惨风尘多。①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②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③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④
【注释】 ①萧条:寂寞冷落。亭障: 古代边塞的堡垒。风尘: 此处意同 “战尘”。②关门: 关隘,军事要塞。白狄: 春秋时狄族的一支,因其习穿白衣而得名。此处借指北方的一种少数民族。③“秋风”句: 是说自己像秋风中送别苏武的李陵一样,仍然羁留北国,不能南返。苏武事,见《汉书·苏武传》: 他于天汉元年出使匈奴被扣留,达十九年,终不屈服。汉昭帝时,始得返国。他的已降匈奴的朋友李陵,置酒相贺,对他说:“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李陵,汉朝名将李广之孙。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人出塞与匈奴战,被俘,遂降。④气盖世、帐中歌: 见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楚汉之争中,被刘邦击败,困于垓下。项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 “则夜起,饮帐中……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此两句说,项羽虽气盖当世,终不免失败。这是作者的自慨之言,其意谓: 即使有项羽那样的盖世英雄气,处此困境,也只好作无可奈何的 “帐中歌” 了。侯景之乱时,庾信曾奉梁简帝之命,率宫中文武一千人,参与过抵抗。这两句亦可看作是梁朝之亡的借喻。
【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即景伤怀之作,悲叹身世遭遇的坎坷与命运的不可逆料。开篇从边塞风物落笔。首两句,写远景。“亭障远”,言其触目皆是无尽的亭候、障垒; “风尘多”,言其所见常是冲天的战尘。“萧条”、“悽惨” 的氛围,正由此而造成。下两句,由远景转入近景的描绘: 敌人兵临关下,战事一触即发。战前紧张的气氛,几使黄河凝滞而不流 (否则,“城影” 又何能映入“黄河”)。此四句融情人景,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与悲怆的感受。长期远离故国的作者,处此满目疮痍、“边声四起” 的境地,又怎能不倍增乡关之思、家国之情?五、六句,运思更为巧妙,字面上是写“秋风”、“寒水” 中的送别场面(景物与前相一致),实则借着人们所熟知的典故,极大地扩展了抒情的意蕴,曲折地表达了他特有的思国情愫。汉代的李陵与苏武,一为匈奴所俘,一为匈奴所扣。前者变节,后者不屈。当苏武返汉时,李陵为其送行,说了句 “异域之人,一别长绝!”既有羡慕,又含羞愧。庾信之使北被扣,同于苏武; 而仕魏、仕周,则同于李陵。所以,当他为南归的朋友送行时,亦难免有为苏武送别时李陵的那种情怀。但是,他知道,世事沧桑,自己的返归愿望,就像“一去兮不复还” 的荆轲一样,永无实现之日。最后两句,作者又以诘问、自答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无奈与怅惘。
此诗写景甚为成功,景物典型,且能融情人景。典故的运用,也十分得当,作者难言的心态、情感,借助它 (如“秋风别苏武”) 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作者:鲍延毅
上一篇:爱国诗词《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爱国诗词《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