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张元幹·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①,
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
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②。心折③,
长庚光怒④,群盗纵横,逆胡猖獗⑤。欲挽天河,一
洗中原膏血⑥。两宫何处⑦?塞垣只隔长江⑧,唾壶空
击悲歌缺⑨。万里想龙沙⑩,泣孤臣吴越(11)。
【注释】 ①低迷:摇动与模糊不清的样子。②危樯(qiang):船上高耸的桅杆。③心折:心被摧折,形容伤心到极点。④长庚: 即太白金星。古人认为金星主刀兵之事。⑤逆胡: 指金。⑥天河:银河。杜甫《洗兵马》诗: “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尽甲兵长不用。”⑦两宫: 指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宋钦宗。⑧塞垣: 指边界。⑨“唾壶”句: 《世说新语·豪爽》记载,王处仲每次喝酒之后,便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边咏边用如意敲打唾壶,把壶口敲得满是缺痕。⑩龙沙: 泛指西北边远和沙漠地区,此指徽、钦二宗被金人关押之处。(11)孤臣:失势无援的臣下。吴越: 今江浙一带,为南宋王朝中心地区。
【鉴赏】 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下,攻陷汴京,掳走宋徽宗与宋钦宗,北宋灭亡,中原沦陷。宋高宗赵构在南京 (今河南商丘) 被拥立为帝,改元建炎,起用抗战派首领李纲为宰相。但只有七十五天,高宗与投降派官僚便罢了李纲的宰相职务,并杀了请愿的太学生陈东等人。不久,高宗小朝廷南逃到扬州。建炎三年(1129),金兵奔袭扬州,高宗匆忙逃过长江,到杭州,长江以北的大好山河完全沦于敌手。后来,金兵渡江南下,在韩世忠、岳飞等人的打击下才不得不败退北撤。宋高宗终于在杭州 (临安) 确立了偏安的南宋王朝。张元斡这首词便是作于建炎三年 (干支纪年是己酉年)秋天,抒写乘船经过吴兴 (今浙江湖州市)时的感触。
词上阕主要写景: 秋夜行船所见的自然风光。在一阵急雨过后,受惊的暮鸦在清冷的月光中无力地飞动,不敢归巢安息; 岸上有一排稀疏朦胧的柳影,闪烁着几点流萤; 船边烟水茫茫,被吹得零乱的菰蒲发出凄凉的瑟瑟声。这是一幅色彩阴暗、情调凄凉的画面。诗人面对此景,梦断酒醒,凄清到了极点。
下阕主要是抒情议论。诗人抬头望见长庚星闪闪发光,联想到国难国耻,心都碎了。当时,金人气焰猖狂: 几年前掳走徽钦二帝,现在又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长江竟成了国家的边界。自己和抗战派人士则受到压抑,只能悲歌哭泣,无力挽救天下,洗雪国耻。“群盗猖獗”,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指卖国求荣甘当金人走狗的汉奸与投降派,如黄潜善、刘豫之流; 一种解释认为 “群盗”是反语,指被投降派诬蔑为 “盗”的风起云涌的抗金义兵。两种解释都认为 “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是对当时形势的高度概括。“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则是全词的主旋律,集中体现了抗战派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收复中原,洗雪国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词最后两句,将 “爱国” 与“忠君”结合在一起,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使然。
这首词是最早反映抗金斗争的爱国词之一。它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面貌,抒发了爱国士大夫的满腔悲愤,具有不可忽视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在写法上最成功之处是情景交融: 上阕所写的凄凉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作者悲凉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动荡危亡的政治局面; 下阕提到的 “长庚”、“天河”,也是作者抬头所见的空中星宿,作者由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和抒情,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豪情壮志。
文章作者:陈蒲清
上一篇:爱国诗词《汪藻·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爱国诗词《郭化若·戎余寄闽中父母》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