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陶渊明·咏荆轲》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①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②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③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④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⑤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⑥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⑦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注释】 ①燕丹:燕太子丹,战国燕王喜子,曾质于秦,后逃归。见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乃阴养壮士,使荆轲刺秦王,不遂。强嬴: 强秦。因秦王姓赢,故有此称。②荆卿: 荆轲,卫国人。其祖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人燕,燕人谓之荆卿。好读书击剑。燕太子丹待以上宾之礼。轲为丹决计入秦,劫持秦王,后事败被杀。③素骥:白色良马。广陌: 大道。④缨: 系冠的丝绳。⑤“渐离”二句: 《史记·刺客列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渐离: 即高渐离,燕人,与荆轲为知友,善击筑。筑,似筝,以竹鼓之。宋意: 燕太子的门客。⑥盖: 车盖,此借指车子。⑦“图穷”二句: 据《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携樊於期之头和燕督亢之地图进献秦王,“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怔(zheng) 营: 惊慌失措的样子。
【鉴赏】 此诗作于义熙十年(414) 陶渊明归隐之后,内容取材于人们熟知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诗人有着豪爽的性格、高洁的操守和刚正的气质,他向往古代的英雄豪杰,希望建功立业,但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并没有为他提供实现理想的条件。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时在其作品中相激相荡,迸发出怒火,并非一味地静穆澹远。此诗借古人酒杯浇自家块垒,情溢于言,掷地作金石声。
起首四句开门见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当时诸侯争霸,秦王的势力日益强大。《史记·刺客列传》云: “其后秦王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在这危急时刻,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挽救燕国危亡。诗人将荆轲出现归结为燕太子丹的“善养士”,正反衬出他所处时代的统治者昏庸腐朽,不能用人。荆轲是太子丹百里挑一而得,但此前却一直怀才不遇。司马迁记述了他坎坷的经历: 卫元君不用,剑客盖聂曾“怒而目之”,鲁勾践亦曾 “怒而叱之”。直到遇见燕太子丹,才得到善待。世俗的目光怎能识别真英雄?荆轲受命于危难之中,能够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诗人却单单赞赏其“士为知己者死”,谓为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这实际上已经溶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在这里,作者用一干脆果决的动作“提剑”,表现了荆轲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紧接大段描写壮行场面,诗人不惜浓墨重彩,更加深了其慷慨悲壮的气氛,令人对荆轲肃然起敬。从 “素骥”、“危冠”、“长缨”,到四座的群英和莫逆的知友,全都沉浸在如此悲凉的气氛中,以至于风与水亦为之动容。催人泪下的商音和惊心动魄的羽调无不烘托出主人公的忠肝义胆,为突出人物个性作了极好的铺垫。这里,诗人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荆轲入秦更多意味着不幸,但死的辉煌又是对生命的超越。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一笔带过,悲剧结局早已在预料之中,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千年之后对荆轲的仰慕、惋惜之情。此诗文笔流畅,一气呵成,无丝毫晦涩之感; 语言质朴自然,极富感情色彩。
文章作者:张晓东
上一篇:爱国诗词《蔡和森·少年行·北上过洞庭有感》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爱国诗词《屈原·哀郢》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