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念奴娇·昆仑》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③,莽昆仑④,阅尽人间春色⑤。飞起玉龙三
百万⑥,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⑦,江河横溢⑧,人
或为鱼鳖⑨。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
谓昆仑: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
剑⑩,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
东国(11)。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12)!
【注释】 ①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为唐代天宝中著名歌妓。元稹 《连昌宫词》 自注: “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相传 《念奴娇》词牌由此得名。②昆仑: 山脉名。主脉在新疆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西接帕米尔高原,东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③横空出世:极写昆仑山之高大。横空,横在空中,谓之大; 出世,高出人世,谓之高。④莽昆仑: 莽,莽莽苍苍,又高又大。⑤阅尽人间春色: 阅,阅历,指昆仑经历了无数年代。⑥飞起玉龙三百万: 作者原注: “前人所谓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用了芭蕉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此句形容终年积雪,蜿蜒妖娆的昆仑山脉,像玉龙在空中飞舞。⑦夏日消溶: 指冰雪融化。⑧江河横溢: 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故昆仑山夏天融雪,长江、黄河会洪水泛滥。⑨人或为鱼鳖: 人民或者要被洪水淹没。见 《左传》载刘定公语: “微禹,吾其鱼乎!”这是说昆仑高寒积雪给人民带来的灾祸。⑩安得倚天抽宝剑: 安得,怎得。“安得倚天抽宝剑” 由李白 《临江王节士歌》中 “安得倚天剑”化来,前者 “倚天”指剑,后者倚天是靠在天上,主要指人。靠在天上抽出最长的宝剑。(11)一截还东国: 作者自注: “一截留中国”改为 “一截还东国”,与 “遗欧”、“赠美”相应,这样,欧、美、亚都照顾到了。(12)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争取太平世界,使全世界的人民同样享受到昆仑的好处。
【鉴赏】 《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10月,正是日本帝国主义想吞并中国,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之时,故诗人自注云:“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词一开头就描绘了昆仑硕大无比的巨人雄姿: “横空出世,莽昆仑。” 昆仑横亘空中,超出人世,势与天接。高大而 “莽”,这是写昆仑的状貌。“阅尽人间春色”,这是写昆仑山的历史,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看尽了人间多少盛衰兴亡。过去有不少诗人,面对高山大川,往往会产生一种宇宙永恒、人生短促的想法,因而在诗里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如苏轼的 《前赤壁赋》写道:“哀我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诗人则不然。面对高大壮硕的昆仑山,想到的是怎样征服昆仑,为人类造福。诗人在原注中引老百姓的话,说昆仑本是火焰山,孙行者过此,借了芭蕉扇搧灭了火,所以变白了。引用征服火焰山的神话,正透露出诗人要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
昆仑山除了 “高”、“莽”,历史悠久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 “多雪”。“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里以 “飞起” 二字,化静为动,形容昆仑山终年积雪,寒彻凉透。但积雪到了夏季就融化了,许多农田得以灌溉,这是昆仑造福于人类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山太高,雪太多,大量的雪水又使得江河泛滥,往往造成灾害。这是昆仑的 “罪过”。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 “功罪” 问题,它是所有咏昆仑的诗词所没有提到的。惟有像诗人这样伟大的革命家才会关注到昆仑给人民带来的利弊。词的下阕紧接上阕,说明怎样才能使昆仑只为人民造福而不为害。既然昆仑的为害是由于太高,雪太多,所以诗人发出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紧接着诗人发挥出雄奇瑰丽的想象,成为全词的高峰: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诗人不仅客观地评论了昆仑的功罪,而且凭着革命家的宏伟气魄,想要倚天抽出宝剑把昆仑裁为三截,遗欧、赠美、还东国,让欧、美、亚三大洲的人民,即全人类都能享昆仑之利,所以结尾二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表达了世界大同,全人类同凉热的宏伟的共产主义理想,把词的境界上升到极高度,闪耀着绚丽的思想光辉! 这首词将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者有机结合的代表作。
文章作者:明子丹
上一篇:爱国诗词《虞集·挽文山丞相》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爱国诗词《陈子范·有感》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