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鲁迅·自嘲》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②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⑤
【注释】 ①1932年10月12日鲁迅将此诗书赠柳亚子,跋云: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达夫赏饭系指10月5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其兄郁华,请鲁迅作陪。“闲人” 系鲁迅自称,因成仿吾曾指责鲁迅编 《小说旧闻钞》为 “有闲”,而且 “有闲”还至于三个,故鲁迅将一本杂文集名为 《三闲集》。“偷得半联”指赴宴时郁达夫开玩笑道: “你这些天辛苦了吧?”鲁迅用上一天想到的 “横眉”一联回答他。达夫打趣道: “看来你的 ‘华盖运’ 还没有脱?”鲁迅说: “嗳,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其中 “破帽”原作 “旧帽”,“漏船”原作 “破船”。②华盖: 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鲁迅 《华盖集·题记》: “我生平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人说,人是有时要交 ‘华盖运’ 的……这运,在和尚是好运; 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③漏船: 《吴子·治兵》: “如坐漏船之中。”喻境遇险恶。泛: 浮也。见《说文》。意谓任其漂浮。中流: 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我能泛中流”,言泛险而行。④千夫指: 1931年2月4日鲁迅致李秉中信中云: “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诗中千夫指喻国民党反动派对他的压迫围攻,诬蔑诽谤,造谣中伤等手段。孺子牛: 《左传·哀公六年》: “鲍子曰: ‘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齐景公爱他的孩子,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绳子,让孩子骑着。孩子跌倒,扯掉了他的牙齿。“俯首甘为孺子牛” 句,孺子牛有三解,一是指为儿子海婴之牛。1931年4月15日致李秉中信云:“长吉诗云: 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务,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二是为青年之牛。孺子亦指青年人,《史记·留侯世家》: “孺子可教矣”,“十三年 (后) 孺子见我济北”。鲁迅 《摩罗诗力说》: “而孺子魂梦,不离故园。”三是为民族和人民大众之牛。孺子亦喻大众,鲁迅曾说: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⑤成一统: 意思是我躲进小楼,自成一统的小天下。管他冬夏与春秋: 即不管外面的气候有怎样的变化。
【鉴赏】 鲁迅在北京时期遭军阀迫害,曾避居医院; 后来南迁上海,又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尤以1931年至1933年为最厉害,即以左联五青年作家遇害和杨杏佛被暗杀为高潮。这段时期,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鲁迅时刻都有遇害的危险,所以他自比 “运交华盖”,自称 “未敢翻身已碰头”。人身不自由,暗中受人跟踪,须 “破帽遮颜过闹市”。处在如此险恶环境下,恰如 “漏船载酒泛中流”,不小心就会沉于激流之中,但鲁迅却泰然处之。敌人愈是压迫,他愈是痛恨敌人,愈是顽强战斗,愈是热爱人民,因此写出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千古名句。毛泽东指出: “‘千夫’ 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 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号召我们以此为座右铭,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 ‘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躲进小楼”一联,主要表现了作者藐视一切迫害与攻击的无畏精神,大有 “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吧” 的气概,与诗题 “自嘲” 呼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先贤们忧国忧民、嫉恶如仇的崇高品质。鲁迅写此诗,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之时: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又于1932年进攻上海,发动 “一·二八”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对日不抵抗,却连年发动内战,对中国革命根据地残酷进行围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 “长天列战云,花树已萧森”之状。鲁迅出于爱祖国、爱人民的挚情,面对敌人的迫害,横眉冷对、不畏强暴、沉着应付、不屈不挠,因此他的骨头被称为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
律诗不仅对仗工整,合辙押韵,尤其在字句的锤炼上功底深厚。如将 “旧帽”改成 “破帽”,将 “破船”改成 “漏船”,不仅准确,也更形象。“横眉” 一联,郭沫若在 《鲁迅诗稿序》 中赞美道: “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 将团结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在用典上,不仅活用,且化腐朽为神奇。如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见《汉书·王嘉传》)。千夫本指大众,但鲁迅却活用,化为指众多敌人对他的围攻。“俯首甘为孺子牛”原出自齐景公爱其子而装作牛,鲁迅却不仅指其子海婴,更指青年和人民大众,具有新意。
文章作者:步大唐
上一篇:爱国诗词《王维·老将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爱国诗词《鲁迅·自题小像》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