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苏舜钦·览照》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铁面苍髯目有稜,世间儿女见须惊。②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③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④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⑤
【注释】 ①览照: 对镜照看自己。②铁面: 无私貌,指不徇私情。苍髯: 灰白色的胡须。目有稜: 形容目光威严有神。稜,威势。《汉书·李广传》: “威稜憺乎邻国。”③虏:此指西夏。合: 应、宜。退耕: 指退职归田为民。④好: 爱好。文: 文学。亲: 喜爱。翰墨: 笔和墨,引申为文学、文辞的代称。全句谓: “我爱好文学写作,而才力不能相称。”自谦之辞。嗟: 感叹,叹息。风情: 原意指风采、风神,这里泛指怀抱、意趣。《晋书·袁宏传》: “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此句谓: “自叹体衰多病,而以诗文补足自己的壮志怀抱。”⑤顽铜: 愚蠢的铜镜。顽,固执、愚蠢。明: 贤明的人,自喻。
【鉴赏】 此是作者借照镜抒发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此诗约作于诗人被逐出开封、退居于苏州吴门之际。那时,“赵元昊自名曩霄,称夏国” (见《宋史·仁宗本纪》),不断侵扰西北边陲,抢掠民财、屠杀百姓。苏舜钦自幼慷慨大志,当他看到 “是时西贼羌,凶焰日炽剧” (《吴越大旱》),“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 (《庆州败》) 的惨景时,他义愤填膺、难以自制,高喊着 “弃砚席,挺身赴边疆。喋血鏖羌戎,胸胆森开张。弯弓射搀枪,跃马扫大荒”(《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时得告之山阳挈家》) 的口号,意欲杀敌报国。但是,北宋王朝边帅骄纵愚庸,“官为承制乳臭儿,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 (《庆州败》),每战常遭惨败。宋王朝为求苟安,不惜输赠大量金银财帛。这使诗人又倍感丧权辱国之耻,而在 《串夷》诗中积极献策说: “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然而,朝政黑暗腐败,权奸嫉贤妒能,对于苏舜钦这样 “胸臆大” 的人才,群小早已是 “群目已睚眦”(《感兴三首》之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了。面对着权奸坏事干尽,却得到王朝 “累累受恩贷” 的庇护和提拔; 自己忠心耿耿,却被废官放逐,报国无门的现实,诗人只有痛心疾首的自嗟自叹了: “贱子私自嗟,伤时泪如雨”(《感兴三首》之一)。
首联 “铁面苍髯目有稜,世间儿女见须惊”,突如其来、凭空而起,以鲜明犀利的线条勾勒出诗人的自我画像: 那铁面无私的面庞,腮边冲出了灰白色的胡须,那凛然威严的目光,炯炯有神,让那些世间儿女 (甚至包括权奸) 看着都要惊恐退避,表达出诗人激越豪迈的气势,一种郁郁不平的心绪溢于言表。
颔联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承上联直抒诗人杀敌救国的决心最终必定要实现,一个 “终”字,下笔千钧,显示出决然、断然的态度。接着,笔锋突然一转,却说自己命中注定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就应该归田为民。“合”字,正应是 “不合” 的讽刺语,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心潮难平的怨恨情绪。
颈联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说自己爱好文学创作,但才情不能相称,身衰多病,且以诗文补足自己的志趣吧! 这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激愤的自嘲。因为诗人早有投笔从戎的宏愿,现在却只好重操笔墨,怎能使诗人的心境获得平衡呢?
尾联直抒胸臆,激情愈加高昂: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又突然振作,诗人说他自己一生襟怀光明磊落,感慨你这愚顽的铜镜,岂能照出我内心的贤明吗?诗歌借镜子只能照出人的表面形象,而照不出内心贤明的事例,痛骂了朝廷的不辨黑白、贤愚莫分; 并突出表明了诗人的不畏挫折,眷恋祖国始终不渝的坚定节操。
诗歌文约而意丰,笔健而韵足,镕裁铸造,奇警超俗,令人一唱三叹,不能自已。情节曲折波澜,迭起迭落,反映了诗人不平的内心起伏及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流程。“览照” 角度的选取,别具匠心,超越了 “顽铜” 的狭小视野,令人驰骋想象,识度超拔; 而且内外开阔,收纵自如,气势凌厉,雄奇浑灏。
文章作者:朱靖华
上一篇:爱国诗词《曹操·蒿里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爱国诗词《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译文|注释|赏析